1长期处于饥饿状态的人,即便摆脱了饥饿也会养成囤积食物的习惯。一个长期求而不得的人,即便打顺风局,也会在各种不安的怂恿下用尽全力毁灭掉来自不易的局面。穷和富首先是一种自我认知和自我选择演化出来的状态。就如同善良是一种自我选择,而不是一种天性。
2匮乏首先是一种判断,然后才是一种现实状态。匮乏的感觉能够将人的所有注意力都吸引到一个点上——这个点不仅时刻提醒自己处于匮乏之中,而且会触发形成死循环的情绪因子及相应的响应机制。于是,人的能量就会集中消耗在这种死循环中。
3现实问题的解决需要基于理性的选择,被匮乏感拖入深渊的人,既然不理性也无法做出选择。要中断匮乏感触发的死循环并让其冷却下来,就需要同等强烈的反向刺激去满足。这也是为什么越是匮乏的人越依赖被情绪包裹的满足感而不是解决现实问题的务实建议。
4就像一个人一天能吃的东西很有限,一辈子能吃的也有限,一个人一天、一辈子能看的东西、能琢磨的事情都有限。就该利用这有限的时光,摄入些不太坏的东西。
5正因为如此,穷人最需要的不是解决现实问题,而是帮他们说话,特别是那种带有情绪煽动性,能够说到心坎上的话,更能引发其共鸣。瞬间产生一种被理解、被同情、被体谅、被在乎的情绪满足感。
6它就像一个梦幻的泡泡把自己整个人都包裹起来,让干涩了好多天的土地迎来一场期待已久的狂风暴雨! 对于陷入绝望中的人群,无论是兜售幻境,提供捷径,还是贩卖希望,都远比发放救济粮更得人心。
7恰恰是这种情绪的满足感和立竿见影的捷径,和虚幻的尊严及力量,比任何务实的策略都更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前仆后继的成为破格获取的炮灰!正因为如此,古往今来的社会运动,都发端于向绝望的人群贩卖逆袭的捷径,兴盛于破格获取的庞氏骗局,终结于完成轮替的秩序重建。
8到目前为止,中国社会本质上还是农业社会,农业社会的特征是社会协作性不强——自给自足不仅仅是经济和行为上的特征,也是观念、心态和视角上的封闭和自洽。这种自洽限制了协作的密度,也限制了共同体的规模。
9读书人作为覆盖其上的统治机器的组成部分,所受的教育都立足于邦国天下,强调社会的纲常人伦和秩序,谈论的都是家国天下的情怀——他们彼此之间才有共同语言,而与周围的普通人是隔离的——这种隔离不仅仅通过礼仪和服饰的等级区分开来,还从心理的鄙夷中形成一道无形的墙。
10当秩序走向破碎之时,处于边缘地带的个体和势力就会变得很有价值。当秩序逐渐建立之时,处于边缘地带的个体或势力就会逐渐式微,变得可有可无。小到个人应对生活的方法,大到一个族群的生存策略,都适应。
11人开车的时候需要导航,航行或者飞行都依赖卫星提供的坐标。生存策略同样依赖坐标系——知道自己是谁,并置身于何处。人自身的悲剧往往源于生存策略滞后于生存环境造成的。
12一个群体在社会中是否拥有权力,就看它是否能够参与公共事务以及参与程度!
人时常会被一些无形的裹挟卷入一个又一个力不从心的漩涡,被推着往前走,既心不甘情不愿,又无能为力。
13孔子曰: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洞明世事是为了规避漩涡,如果已经入坑,也要拥有迁徙的能力。如果你今天的忍耐不是为了以后不吃苦,那你吃过的所有苦,忍下的所有事,最终都变得毫无意义。你只是习惯了忍耐,吃苦反而变成了自我逃避的舒适区。
14理性是在逻辑和事实的论证中呈现出同样的结论。感性是通过引发模仿建立起更多连接的触点,从而让彼此趋于一致,继而触发对自我的共鸣。在《结构学概论》的最后有这么一段:像一想,为什么人会以自己为长量一切的标尺?
15我们的教育中缺乏逻辑训练,在理解和表达问题——特别是产生分歧之时,会本能的诉诸于情绪、立场、习俗和自我归属,而是不是去审视事物本身,并以事实为素材以逻辑为工具,让彼此推演出同样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