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朱朱最近好事临近,跟男朋友已经见了双方的父母,准备领证和婚礼的各种操办。作为半个“红娘”,我很是为朱朱开心。不由得想起半年前跟朱朱的一次聊天,当时她坐在我办公室的沙发上,大谈自己不需要男朋友,理由是她有一大帮闺蜜,男人这个物种太麻烦……
聊得久了,才发现,根本的原因是她的那帮姐妹儿玩儿太好,大家都不找男朋友,中间谁谈了个男朋友,总是撑不了太久,因为大家一起出来玩儿过几次后,姐妹们就会提出各种意见和建议,对该男友各种评判,之后,基本都以分手结束。
朱朱说,她不想谈男朋友的主要原因还有一点,就是谈了之后,姐妹们再出去玩就不怎么叫她了,偶尔喊上她,也会有人酸酸的说他们撒狗粮了,重色轻友了等等,这些话让她听了很不舒服,同时也让她觉得自己被闺蜜孤立了。因此,没有特别合适的,她就不去蹚这趟浑水。
我因为不能感同身受,所以不太能够体会她的心情。直到读了心理学家榎本博明的《酸葡萄效应》这本书,才明白,其实朱朱之前不敢谈男朋友的情况是“怕被朋友排挤”,而这种排挤,其实是源自于朋友的“嫉妒”。因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都信奉一条不成文的轨迹:谁都不可以抛下团体中的其他成员率先找到恋人。这也是“随大流”的一种心理。
那么,关于“嫉妒”、“怨恨、”“恶语中伤”、“散步谣言”、“关系攻击”等等现象,在《酸葡萄效应》这本书中都有提及。作者用一个个鲜活的例子,将人类的“暗黑”心理进行了剖析。无论是身边的朋友、关系密切的同事、上司还是互联网中的陌生人,这些人都可以对你进行攻击,究其原因,无非就是“受挫”—“攻击”模式。当然,这里的“受挫”包含了嫉妒、认知扭曲、自卑情结、攀比意识、承认欲求、敌意归因偏差几个方面。
所以,当态度友好的同事一夜之间变得异常冷漠,当身边总有人对你吹毛求疵,当表面对你热脸相迎的人背后却对你恶语相向的时候,其实是他们不满足于自己的现状,而你的言行又刺激到他们,才导致了他们的恶意攻击。
如果要在这样一个世界中突出重围,我们该怎么做呢?
作者在书中给出了几条建议,归纳如下:
第一:面对恶意中伤你的人,无论他们说什么,都不要进行“正面反驳”。你需要做的是,不管他们说什么不中听的话,你一概听之任之,一只耳朵进,另一只耳朵出。
这里要稍稍注意一点的是,不能表现出太过明显的无视行为,要把握好分寸,保持理性,斟酌用词,切忌硬碰硬,避免激起他们的斗志,让他们更加亢奋,发起更加猛烈的攻击。
第二:当听到有关自己的谣言时,最重要的是不能轻举妄动,必须按兵不动,以免真的中了圈套。尤其是网络上的中伤,除了无视以外别无他法。自己保持好心情,不掺和,当对方发现“鱼儿没上钩”,自然就没有成就感,时间一长,自己觉得没劲也就放弃了。
第三:对一些在工作中没有建树的人,要抑制住自己的“菩萨心肠”,因为他们心中抱有的“受轻视恐慌”可能性很高,你的好心慰问,会让他们把注意力放到“对方比我能干”上,导致内心“被看扁”的心情占据上风,你的好心会被认为是“幸灾乐祸”。
第四:对于特别容易消沉的人,如果对方不是特别亲密的同事、朋友,也最好不要贸然施以同情。容易消沉的人一般都有“抑郁”的情况,而抑郁和攻击性存在关联。容易消沉的人看待问题比较负面,导致行事风格“阴沉”,你的出于同情的鼓励,在他们看来就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会激起他们的愤怒,并予以攻击。
第五、对待上司,要做到“三及时”:及时报告、及时联络、及时商量。别想当然地去体贴上司的“忙碌”和“放权”,你对上司太“客气”了,会让上司产生自己不被下属尊重、自己的意见不被重视等负面情绪。
尤其要注意的是,越是功绩不大的上司越缺乏自信,他们心中的不安也越明显。所以,他们很容易从一件单纯的小事中释读出恶意,进而认定自己被无视、被看轻,并出于自卫本能发动攻击。
所以,再小的事,先报告了再说;再无谓的问题,先和上司商量了再说。其意义不在于事情重要与否,而在于报告行为本身。
第六:对待背地里满腹牢骚的下属,最重要的是满足他们心中的“承认欲求”。只要有合适他们做的事,或能发挥他们的长处,就完全交给他们做。同时,交付任务的时候可以试图征求他们的意见。
也就是上司要注意资质平庸的下属心中的“积极错觉”。
我们在与人交往时,有一条心理法则要牢记:任何人都无法客观评价自身。
第七:掩饰好你的“现充”。也就是不要将自身状况轻易示人,否则很容易引起别人的嫉妒。
人的攀比意识普遍较强,只要看到别人幸福,就会忍不住将其跟自身的不幸做对比,今儿陷入消沉。而且,事实证明,越是与你走得近的人,越容易跟你进行攀比。
因此,敲黑板,划重点:不要炫耀你昔日的愉快,你充实的日常和奢侈的生活,这些操作很容易引燃嫉妒的火花,并极有可能顺势燎原。
第八:时刻以谦虚的姿态示人。通常情况下,人们会嫉妒成功人士,特别是当对方的境遇跟自己的很像时,攀比心理容易被激发,并嫉妒对方。这中间有个领域“关联度”问题,越是领域与自己关联度高的,越容易引起攀比。
所以,职场中人容易跟自己同时入职或年龄相近的人攀比,即共同点越多,彼此的刺激性就越强。
鉴于这一点,我们必须谨记:多多把成绩归于“运气”,归于“偶然”,归于“大家的帮助”,可以优先避免遭到嫉妒心的攻击。
俗话说:枪打出头鸟。这句话教导我们要低调、谦逊、谨慎,不要惹人注意。
但是,在社会环境越来越开放,个性越来越解放的今天,各行各业升起的耀眼的新星和大咖,更多展示和表达的是积极正向的一面,成为无数人的榜样,给了太多人前行的力量。
不管书上怎么说,我们还是要坚持自己的本心,选定方向,走好脚下的路。
也许,这路上荆棘遍布,但不还有话吗:风雨之后是彩虹!
做自己就好,无惧风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