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在途经张府的时候,我听见了从那高高的院墙里传出来的阵阵笑声。想必这家的小姐,一定是在和丫鬟嬉戏吧!这银铃般的笑声听了一次就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想看看这家小姐模样的想法也越来越强烈。不过像我这种穷酸书生,就算是看了又能怎么样?大户人家的小姐,不是我该想的。我低头想快些离开这勾我心魂的地方,不大一会我就走到了我投宿的客栈。这店中的小二早就看穿了我的穷酸,对我也不似其他人那样殷勤只是冷冷的应付我几句。市井小民的嘴脸我最清楚不过了,现在怕是习以为常了。说起来,我孤身一人进京赶考已经过去三个多月了,早已是囊中羞涩。也不知道父亲给他挚友是否去信,告诉我就在京城,或是我的信还没有送到父亲手中。算了还是静静地等待吧!我随手拿出一本书开始在房里翻看起来,我企图用书中的内容抵挡饥饿。
“柳公子,有人来找您了!”店小二隔着门对我说到。
会有什么人来找我,能让这种人喜笑颜开?我好奇的起身推门问他是谁,店小二对我说,来找我的是这京城张家的管家。张家世代在京中为官,张家现在的老爷更是任吏部尚书一职。这京城若问谁不知晓,怕是只有我一人了。我随着店小二的指引来到了厢房,里面一个穿着不俗但面容和蔼的人在坐着喝茶。他抬头看见我进来摆手示意店小二关门出去,接着对我说,“您就是柳汝研,柳公子吧!我是张府的管家张二,我家老爷收到了令尊的来信让我请您去张府小住,客房都已经在前几日打扫妥当了。”
听罢来龙去脉,我让张管家稍候了一阵将自己的东西收拾妥当。出客栈门时刚才进门对我冷淡的店小二,仿佛换了一个人一直笑着献殷勤。坐上马车不用一会我就到了张府,这张府不就是我刚才路过的那个张府嘛吗?
果然不愧是“张府”,我环顾四周皆是雕梁画栋,生平还是第一次来到这样的大院子。在管家的指引下我住在了偏殿,收拾好自己的行李就去向张老爷请安了。这张老爷看起来年纪比我的父亲要大,可能是终日斡旋朝政让他头上黑发渐隐。张老爷待人彬彬有礼,谈吐更是不俗。吃中午饭的席间,他向我讲述了和我父亲认识的经历,两人年轻时就是志同道合的知音,只不过命运弄人我父亲为官时因为犯错被遣回原籍。
住在张府已经三日了我再没听见那笑声,也没见过张家的大小姐。可冒昧的打听人家的小姐,在别人眼里看来这和流氓的做法别无二致。因此我只能耐心的等待,毕竟距离离开张府还有一段很长的时间。
在张府的偏殿不远处就是一个花园,里面景色正好。晚上的时候我常常会坐在亭子里赏月,想着和父母同顶一轮明月,便想一会回房写一封家书寄回去。我起身打算折回自己的房间,这路刚走到一半我就和迎面走过来的女子撞了个满怀。我赶紧问姑娘有没有事,她只是低着头也不回应快步的从我身边走开了。张府的丫鬟真是奇怪,不过刚才那个女子给我的感觉又不像是丫鬟。
(二)
"小姐,我说你怎么不出去玩了?这大好的天气不出去走走不觉得可惜吗?还是你怕遇到柳公子?"
“英儿谁让你胡说八道的?我从来都没见过什么柳公子有什么好怕的,只不过是不想去偏殿罢了!”
张家的大小姐,张婷蔓作为尚书的独女从小受父亲的熏陶酷爱读书,作为大家闺秀琴棋书画也是样样精通。十六岁那年更是因为一首咏柳的小诗成为京城文人理想的另一半,即便从来没有人见过张家大小姐的真容,但这丝毫不影响她在文人心中的地位。尚书对自己的女儿视若珍宝,很少让她出门抛头露面,即便是出门也是被护卫团团为围住。这高高的张府院墙,算得上是她的牢笼吧!自她母亲去世之后,这种来自父亲的爱也越来越浓。她还有一个哥哥,不过早已随军征战边疆离家多年没有回来。
张小姐其实早就见过这个姓柳的书生,他看起来是那么的文弱。五官标致中带着英气,整日穿着那件深色长衫。张小姐总是好奇的躲在假山后面悄悄的看着这个书生,看他对着花草自言自语的傻样子,看着他时不时用空手假装向池中的鱼儿投食的样子,看着他晚上坐在亭子里看着月亮发呆的样子。还有一次和他撞了个满怀,生怕被他识破落荒而逃。这些英儿都不知道,因为她早就用活计把她支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