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里戏外的川剧人

        于我而言,川剧曾是教科书里一个冰冷的名词,是舞台上模糊难辨的脸谱与缥缈遥远的唱腔。直到机缘巧合,结识了几位川剧界的朋友,又幸运地踏入一个川剧群,那层长久以来横亘在我与川剧之间的隔膜,才如薄雾在晨光中渐渐消散,露出了底下鲜活而灵动的肌理。

        走进这个小小的川剧群,宛如走进了一个充满温情与艺术气息的小世界。大师们时而引吭高唱戏文,那或激昂、或婉转的唱腔,仿佛带着他们穿越时空,回到曾经熠熠生辉的舞台生涯。彼此间满是夸赞与欣赏;时而谈戏论艺,从唱腔的技巧到表演的韵味,从角色的塑造到剧情的编排,每一个话题都如同璀璨的星辰,点亮了这个艺术的天空;他们还时常展示自己戏剧般浪漫的生活,相互打趣逗乐。谈笑间,他们亦会坦然论及世情时政,毫无保留地分享着自己的所思所想。在这个群里,没有身份的束缚,没有地位的差异,大家就像一群志同道合的老友,围坐在温暖的炉火旁,分享着彼此的见解与感悟。那种其乐融融的氛围,让我这个误入大观园的刘姥姥,也倍感亲切与温暖。从他们的对话中,我了解到了川剧悠久的历史渊源、跌宕的发展脉络,也真切地感受到了他们对川剧这门艺术的热爱与坚守,那是一种深入骨髓、矢志不渝的情感。

      群里的先生们对唱戏可谓痴迷至深。《情探》、《受禅台》、《霸王别姬》、《西游记》......一曲曲千回百转,荡气回肠。他们还不拘形式,即兴演唱诗歌,那浓厚的氛围里,藏着对艺术最赤诚的热爱。

      我虽听不懂那“咿呀咿呀”唱腔里的转腔换气,但却深深迷恋其中独特的情感氤氲;虽不能通晓那锣鼓喧天的节律,却为其鲜明铿锵的鼓点深深沉醉。原来,艺术从不需要“全懂”,那份直抵人心的共鸣,本就是最好的入场券。它不需要专业的知识作为门槛,只需要一颗能够感受美、被触动的心。

        然而,令我心灵为之震动的,却是他们无意间流露的慨叹。许多川剧人长年累月闭锁于川剧的孤岛上,除却唱念做打,仿佛天地间再无值得凝眸之处。群规森严,凡涉“戏”外话题者,轻则警告,重则驱逐。他们自诩为“不关心政治”,认为“关心也无用”,只需“过好自己的日子”即可。这话听着总有些别扭——戏里唱的不正是人间百态?《包公案》里的刚正不阿,《窦娥冤》里的勇敢抗争,哪一出不是对世道人心的叩问?这种以“纯净”之名筑起高墙,恰似将川剧当作一件精美却凝固的标本,悄然封存于隔绝空气的玻璃罩中。艺术如清泉,本就该流淌于山野之间。若将川剧精心供奉于玻璃罩内,拒绝与时代气息交融,拒绝人间烟火气的滋养,那么这清泉终将失去源头活水,成为一潭死水。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川剧作为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形式,它不仅仅是舞台上的表演,更是对社会、对人生的一种反映与表达。如果川剧人只关注川剧本身,而忽视了周围的世界,那么他们的创作又如何能与时俱进,如何能真正触动观众的心灵呢?

        台上,他们是铁骨铮铮的英雄,身姿挺拔,气宇轩昂,每一个动作、每一句唱词都彰显着无畏的勇气和坚定的信念;台下,他们却是畏首畏尾的凡人,在面对生活的琐碎和挑战时,常常显得犹豫不决,缺乏担当。戏文里唱着“大道直行”,那是一种对正义和真理的不懈追求,然而在生活中,他们却信奉“明哲保身”。这哪里是“不关心政治”,分明是把自己活成了戏台上的傀儡,抽去了灵魂,只留下程式化的躯壳。有人说这是“人格分裂”,可细想起来,又何尝不是现实的无奈?或许是生活的风霜磨平了他们的棱角,让他们在岁月的长河中渐渐失去了锋芒;或许是怕言多必失,担心自己的言论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才把自己裹进“只唱戏”的壳里,以为这样就能躲开人间的风雨。

    但群里的这些人不一样。他们敢在戏里唱尽悲欢,将角色的喜怒哀乐演绎得淋漓尽致;也敢在生活里说尽真心,不掩饰自己的情感,不回避生活的真相。他们知道,川剧不止有水袖和变脸这些外在的表演形式,更有对世道的关怀,那是艺术的社会责任和价值所在;戏子不止要练身段唱腔这些基本功,更要活得像个人,有血有肉,有情感有思想。就像那变脸,变的是脸谱,那是为了更好地塑造角色,表达情感;不变的该是心底的真,那是对艺术的敬畏,对生活的热爱。

    如今,我依然是川剧的门外汉,但我却渐渐明白,看戏看的从来不是技巧,而是戏里的人如何活,他们在舞台上所展现出的生命状态和情感世界,才是最吸引人的地方;看人看的也从来不是身份,而是他们如何在生活里“唱戏”,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所秉持的态度和价值观,才是最能反映一个人本质的东西。川剧的魂,从来不只在戏台之上,更在那些既懂戏、更懂生活的人心里。真正的艺术生命力,恰在于不避风雨,不拒尘埃,将根深扎入现实土壤,从生活中汲取养分;将叶伸展向广阔天空,追求艺术的更高境界。川剧的锣鼓若想敲响于未来,便不能再囿于“纯净”的牢笼。只有让风自由出入,让艺术与时代紧密相连,舞台上的灯光才可能真正照亮人心深处,戏文里那愁肠百结的悲欢,也才能回荡在更辽阔的天地之间,让更多的人感受到川剧的魅力。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川剧 起源 川剧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先秦乃至更早的时期,而后两汉的角抵百戏,为早期的川剧奠定了基础。战国名篇 《宋玉对...
    樱花许落阅读 1,860评论 0 0
  • 听着长声吆吆的川江号子,看到爬在河滩拉纤的汉子,仿佛三千多年前生活在重庆的剽悍巴人便跃然而出。“巴方”在中国最早的...
    雨丫阅读 730评论 0 0
  • 这个问题并不新鲜,现今重提,缘于两点。一是不做专门研究的人很容易望文生义,比如百度上竟然把“徽班”解释成“徽...
    花间一壶茶TY阅读 1,653评论 0 1
  • 时光飞逝,一转眼,我已人到中年,历经世事沧桑,唯有那份纯真未老,随着年龄的增长,感情的天平逐渐向故乡的人文...
    66c0ab501df2阅读 342评论 0 0
  • 中国戏曲主要是由民间歌舞、说唱和滑稽戏三种不同艺术形式综合而成。它起源于原始歌舞,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综合舞台...
    舞子泳阅读 4,826评论 0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