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孩子才6岁,有天晚上10点了,还在摆弄新玩具,老婆在边上催促”雷雷,都玩了很久,明天还要早起”,孩子嚷嚷“我想摆正玩具,却总是卡着。”
我想帮他,孩子却不依,一股无名火往上冒,抓起玩具就给摔了,孩子被吓到了,泪水涌了出来,他蜷缩着床头。
那一晚都没睡好,大清早就凑到他床前,小心翼翼的道歉“雷雷,爸爸错了,不该摔你的玩具,你还想要吗,爸爸重新给你买。
从发生的这件事上,我觉得“对待爱的方式,要学的是父母,不是孩子。“爱,需要付出、包容,爱,不需要命令、责怪。
为人父母,我们足够优秀吗?我们不够优秀,孩子会要求我们吗?我们完美无缺吗?我们有缺点,孩子会责怪我们吗?然而我们呢?
也许我们会说:“正因为我们不圆满,所以期望孩子更优秀,”难道孩子有义务满足父母对待圆满的期待吗?为什么我们不能让自己变得更优秀呢?
当孩子长大了,和孩子相处的时候,这一切不都反过来了吗?我们有耐心了,孩子却失去了耐心,我们懂得包容了,孩子却失去了包容,我们懂得欣赏孩子了,孩子却不欣赏我们了?
难道是教育出了问题,还是爱的方式出了问题,其实是我们一直在用错误的方式教育孩子怎样去爱。
纪伯伦说过:“你的孩子不属于你,他们是生命的渴望,是生命自己的儿女,经由你生,与你相伴,却有自己独立的轨迹。给他们爱而不是你的意志,孩子有自己的见地。给他们一个栖身的家,不要把他的精神关闭,他们的灵魂属于明日世界,你无从闯入、梦中寻访也将被拒。”
爱的核心就是一个字“生”
万物生长的生、生生不息的“生”,有“生”即有爱,无“生”即无爱,孩子是个天使,带着爱来到人间,这种爱与生俱来,反观我们,却渐渐失去了爱的能力,用错误的方式爱孩子,用错误的方式教育孩子。
”“生”是检验爱的唯一标准
爱是透过一个人去发现广阔的世界,绝不是因为一个人而放弃包容这个世界。试想?这种方式培养出来的孩子,长大后会包容同事吗?会包容朋友吗?会包容伴侣吗?会包容父母吗?会包容社会吗?
如果父母不能帮孩子“生”出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不能“生”出孩子的独立与自主,请别说爱孩子,那只是口是心非。真正的爱,不用命令、责怪、只用付出、包容、感受,爱就已经笼罩到孩子的整个生命,否则说再多的爱也是虚情假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