骊山的蝉鸣裹着热浪,我们一家踩着滚烫的石板路走进华清宫时,孩子正举着冰棍念叨:“杨贵妃真的在这里洗澡吗?”
青砖灰瓦间,莲花汤的白玉池泛着温润的光。父亲指着那些斑驳的砖石,给孩子讲盛唐的故事,母亲则在一旁对着“海棠汤”的精巧设计啧啧称奇。千年的脂粉气仿佛还萦绕在池边,与我们身上的汗味奇妙地交融。孩子则蹲在池边,好奇地触摸着温润的白玉,汗水浸湿了父亲的汗衫,母亲不时给孩子扇着扇子,但没人抱怨——那些刻在砖石里的历史,早让人忘了暑热。
暮色四合时,《西安千古情》的帷幕缓缓拉开。灯光骤亮时,整个剧场仿佛被拉回了千年前。从周秦汉唐到近现代,一幕幕历史在眼前铺展,战马嘶鸣仿佛就在耳畔,霓裳羽衣舞的翩跹近在咫尺。当看到文成公主远嫁的身影消失在风雪中,母亲悄悄抹了抹眼角;孩子看得目不转睛,小手紧紧攥着我的衣角,直到尾声的烟火亮起,才哇地一声欢呼出来。
离场时,晚风带着骊山的凉意拂来。父亲说,年轻时只知华清宫的风月,如今带孙儿来看,才懂这里藏着的不只是爱情,更是一个民族的兴衰。孩子困得靠在爷爷肩头,嘴里还嘟囔着“杨贵妃的裙子真好看”。
华清宫的水,千古情的泪,都化作了流淌在血脉里的文化印记。这趟顶着烈日的旅程,没有谁喊过累——因为有些感动,早已盖过了盛夏的灼热。带着父母和孩子,在历史的长河里漫溯,这大概就是旅行最美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