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由心生,因为心态决定了体态和表情;文由心生,则是因情感决定了文字的骨骼和脉络。
第一次认为自己有写作天赋,大概是初中时作文被当范文在全班阅读后。这对我而言是莫大的鼓励,写作兴趣从此逐渐被激发出来。
谈到写作,我从骨子里并不认为自己有天赋。对于写作的兴趣,主要有两方面原因。第一,我所受到的教育里,认为读书有大用,才华是核心,而文采作为作为重要的一环,需要发扬而绝不可忽略,这象征一种光明的未来;第二,年轻时的抱负和惆怅无人可说,更怕说出口无人可懂。而用文字表达出来,哪怕无人理解,能得到他人对文字的赞赏也不错。
可我后来并没有坚持写作。中学与大学时代,写作仿佛与我没有任何关系。而今天再次谈及写作,恐怕是因为高中毕业后,一次偶然的文字发泄,为今天我重新拾起文字埋下了伏笔。
说出来不怕被人笑话,那篇文章我写在QQ空间里,用抽象的故事讲述了我身为单身少年的孤独,作为渺小人类的迷惘。而今看来,那篇文章毫无文采可言,甚至逻辑不通,用词不当。有趣的是,却也正是这篇文章,在我后来迷茫的时期里,对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患抑郁症后,我常常怀念回去,某天猛然再读到这篇蹩脚的文章,竟发现它饱含了我近几年都没有过的强烈情感,我仿佛看到从前的自己就站在眼前。
后来我重新尝试写作,却再没写出让自己满意的作品。
这些散文、诗歌与短篇小说,每写一篇,我都尽力开动思路,希望让近年的思考与积累得到妥帖地表达。但事与愿违,往往不是很难坚持写下去,就是写完发现并不好读。
朋友说,我的文字太平淡,没有矛盾,没有感情。
我尝试在自己身上找原因。为什么原本波澜壮阔的精神世界,放到现实中总是如此平淡?我再次回忆经历过的挫折与艰难,发现它们充满矛盾与感情,为什么写成文字,结果却让人提不起想读的兴趣?
一开始,我抱怨读者无知。我坚持以为自己的产出是思考后的精华,是有趣又实用的道理。它们不供人消遣,却能供人思考和交流。有读者告诉我,写字的人,最该说人话。当一个写作者开始自说自话,也就离沉寂不远了。我深以为然,多加醒悟,尝试把话说得更平实易懂,结果却并没有什么改观。
后来,我发现文章中关于逻辑和表述的问题。我承认,到今天为止,我仍没有培养出良好的行文逻辑与表述方法。只是任其发展,自然承接,结果难免就成了自说自话。
我彻底乱了,问题到底出在哪?
没人能帮自己的时候,往往是自我提升的最佳时期,我如此安慰自己。我停下笔,在黑夜中寻找方向。某天闲来无事,我再次翻看那篇逻辑不通的文章,忽然泪如雨下。我才明白,在技巧的背后,我到底缺失了哪一束光。
事实上,我所经历的,都是被动接受的;我所思考的,都是客观看待并解决问题的;我所表达的,都是非自愿状态下,一股快要消失却又天真幼稚的英雄气。
我在心里盛满不甘与逃避,却把自己写成无所畏惧,又顺其自然的得道者。违背自己意愿去讲话,甚至谈人性、说天下,结果只能凑出一篇胡诌的谎话。前些日子,我心里常常冒出一句“其实我只是个垃圾制造者”。我不清楚为何心里有这种声音,而现在我明白,心从来是对的,只是我不妥协罢了。
我越发觉得,依照情感,才是写好文章的核心准则。毕飞宇说,小说家的特质不是虚构,而是一厢情愿地相信虚构。这句话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了情感对于文学创作的重要性。文字创作从一开始就是对情感的表达,这或许是不可逾越的底线。
文字有没有生命,只看创作者对它投入了多少真情实感,而顺应内心的作品才能表达真情实感。有时我们认为,完全顺应内心去创作,很可能写出连自己都不愿面对的东西。我认为这种经历十分宝贵,有利于培养写作必须的抽离感与客观精神。俗话说,练笔不如练心,大抵就是这个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