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5:
在国企里做自己真的很难啊。
回复:
1、现实是不仅在国企里做自己很难,在其他地方做自己也很难,包括在自己家庭里。
2、做自己是一条难走的路,越是难走的路,越少有人会选择,那么回报率相对就会更高,这么想想,是不是可以给自己增加点勇气和能量。
3、很多时候我们不是做自己难,因为“做一个什么样的自己”其实是一个宏大的命题,是需要用一生的时间去思考去践行去修订。真正的难度是在于想要做“得到别人认同的自己”,人类从本性而言是需要别人的认同的。
4、特别推荐一本书:《被讨厌的勇气》,岸见一郎著,主要理念是和心理学家阿德勒一致的。这本书告诉我们,如果你选择让自己的生命绽放,那么,即使有被讨厌的可能,都要用自己的双手双脚往那里走去。因为拥有了被讨厌的勇气,于是有了真正幸福的可能。你做好了“被讨厌”的准备了么?
5、如何做自己?第一步是要接纳自己,接纳那个不完美的自己,其实,现实是片烂泥地,拖拉机有时候比法拉利更靠谱,承认自己的“拖拉机”基因是一种勇气更是一种智慧;第二部是改造自己,任何伟大的开始都起源于渺小和卑微,当下的自己装备再差也得开始上路,乔布斯说,做梦的人和做事的人,最大的区别在于是否马上行动,做自己那就从现在开始吧,哪怕周围的人不喜欢,我们也得马上开始;第三步是建立反馈,反馈是成功者的秘方,分为内部反馈和外部反馈,我们反馈让自己明白,在“做自己”这条路上有效的策略和有待改进的策略。
6、周围的人不认同不支持我们的做法就是一种外部反馈,我们得好好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有一种情况是,当自己进步一些后,我们就会容易犯“好为人师”的毛病,想着去指导别人,所以就招人不待见,由此,我们就要调整策略:自己默默的进步。另一种情况是,周围的人本来和你差不多,但现在你这么要求上进,导致的结果就是他们就显得落后了,没有人愿意被比下去,所以要理解他们对你的不支持,这是你做错了,你让别人觉得退步了,由此,我们要在前期执行“默默进步”策略,不要为自己增加不必要的麻烦。
7、我们要知道每个人都有N亚自我,每种情境下的自己都最好匹配上适合这种情境的亚自我,在国企的情境下就启动适合国企的亚自我,想要呈现其他的亚自我,那就在下班后找到另外情境。
问题6:
为什么自己读过的书感觉知识都是碎片化的,不成体系,而且没办法得当运用,怎么提高利用率?
回复:
1、任何一个体系的知识都是由碎片化的知识点构成的,就如任何一栋房子都是由砖头构成的一样。
2、继续用砖头来类比知识点,如果不断的买砖头堆放在那里,什么也不做,那么时间久了,这堆砖头就会被当做垃圾清理走。知识同样如此,读书得来的知识点如果堆放在脑子里,而不用的话,那么时间久了,就也会被大脑当做垃圾清理掉
3、如果你已经搭建了一个房子的框架,那么每一块砖头就有了安放之处,砖头是用来盖房子,前提是你想盖一栋什么房子。我们的脑海中也是要有一个基本的框架,我们得明白我们想要在脑海中搭建一栋什么房子,然后读书得来的知识点也就有了安放之处。
4、如何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就如同你想要建造一栋什么样的房子?这是要看自己的需求,当然也好看现实状况,但一定要想清楚。这就又回到了最“原点”的问题:你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你想成就一番什么样的事业?
5、如何提高利用率?看到有用的就赶紧用,就这么简单。例如我当初读一本理财的书,上面写到:对于花钱没有计划的人而言,信用卡是理财的巨大黑洞。当然书上举了很多的案例,我觉得特别有道理,然后当天晚上我就把信用卡停掉啦。学以致用才是硬道理。
6、对于知识,也要控制“贪欲”,要明白建构知识体系不是一朝一夕完成的,要明白一本书能够让我们践行一个知识点其实就已经够本。
7、从今天开始践行你刚读过的书中的某一个知识点吧。
问题7:
如何缓解连续加班引起的焦躁?如何有效的调整情绪状态,而且能不把负面情绪影响到家人?如何能做个不抱怨不唠叨呢?
回复:
1、连珠炮的问题已经彰显了焦躁的情绪,焦躁也罢,抱怨也罢,都是我们“无力掌控”的一种情绪反应。
2、为什么会无力掌控?两大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自己的能力欠缺,另一方面是我们想要掌控那些无法掌控的东西。对应的策略就是,能力不够就赶紧用抱怨的时间去提升能力,对于那些不能掌控的事情要学会坦然的放弃。只是,我们得有智慧去区分这两者。
3、为什么连续加班会把我们变得如此焦躁?而另外一些连续加班的人(例如我)却乐此不疲?——汇报下我这一周的行程安排:
24号凌晨1点30的车从南京到上海,25号听课一天,顺便完成了各项打卡作业,25号晚上和高老师沟通下一步的工作到凌晨两点;
26号早上4点30起床开始工作,上午半天参加培训,下午一个半小时车程赶到朋友的公司十周点庆典做嘉宾主持,晚上看望一个朋友后回到工作室已经10点,完成各项打卡作业后是12点,又帮6个女孩子搭配了衣服到凌晨1点30;
27号早上5点30起床开始工作,培训一天后回到工作室发了8个快递,之后赶9点的动车从上海回南京,在路上完成各项打卡作业,到家已经12点多;
28号5点30起床开始工作,上午炒了六个菜之后去帮几个女孩子买了20几件衣服,下午赶到机场,之后又转动车到眉山,预计今晚的睡觉时间依然要超过12点;
29号眉山一天的培训,之后赶动车到成都然后赶航班飞回上海,鉴于临时插入了30号南京的培训,所以我29号会买一张卧铺从上海到南京;
30号晚上赶回上海,31号上海电信一天培训,当天晚上坐5个小时的大巴赶到盐城;
1号盐城一天的培训,结束之后我当晚赶回南京。
4、都是连轴工作,状态为何如此不同?根源在于我做着自己发自内心热爱的工作。热爱是无穷能量的来源,两条路可以走,一条是去做自己热爱的工作;另一条是把当下的工作变成自己热爱的工作。
5、情绪调整可以参照心理学家艾利斯的ABC理论,A是指发生的事件,B是我们的看法和信念,C是我们的情绪反应,我们永远无法改变造成我们情绪失控的事件,但我们可以改变我们如何看待这个事件。例如我穿着高跟鞋站着讲完一天课后,脚都会肿,我如果是有这样的信念:这工作真苦逼,那么我的情绪一定很郁闷;但我每次讲完课都觉得好嗨,即使看着已经肿起来的脚,我的想法是:太好啦,又减了一天肥。所以对于“生命不息减重不止”的我而言,情绪就会特别好。
6、学会启动自己的元认知能力,即觉察出来自己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看法,接下来,去调整自己的看法,把自己的看法调整为正向的。
7、切记:抱怨解决不了任何的问题。抱怨是不想承担责任,抱怨是一种逃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