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春天,采撷好的艾草色泽有白,还有略青,宛如远处的青山。
艾粄,是客家人春日里必备的一款传统美食。
首先是将采摘回来的鲜嫩艾草洗净,放锅中煮熟后捞起,沥干水份,煮艾草的水要保留备用。
艾草
制作中
然后将煮熟的艾草剁成草泥,草泥剁得越细越烂越好。艾草泥剁好后,用煮艾草的水,加上糯米粉一齐和拌成团。
随后把准备好的芝麻、眉豆、花生等馅料包进面团里,再用粄印捏成圆形状,底垫粽叶,放入锅中一个挨一个摆好,隔水蒸15-20分钟后即可出炉。
刚出笼的艾饼真可谓是香气四溢,咬上一口,细腻软润,余香袅袅。
艾饼摊凉后亦可煎着吃,那味蕾儿真是个香啊,它香的可是一种情感!
艾饼
蒸好后的艾饼仿佛像碧绿的玉石,透着股清香,夹杂着浓浓的乡土气息,看上去到更像一件精美的翡翠玉器。
吃在嘴里更是清香滑糯,口感独特,味鲜色美,特别是在客家人聚居地颇为上盛。
感谢有这样的一群巧妇们,她们不辞劳苦的备齐各式食材,以其独到的手艺,留住了这份田园深处的美味,在家乡这片净土上,阵阵的漫气迷香……
在此,向那些妈妈们致敬。
(供图/彭糯妹)
修改于2021/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