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书目:《积极的力量》 [美] 哈里·埃德尔森。
如果你想要变得幸福、健康、聪明和富有,一定不要错过这本书哦。
01、『更幸福』
十多年前,我大学毕业分到在湖南一个小城的国企里,一个月拿800块钱工资,除掉吃住给家里分担弟弟上大学的生活费,所剩无几。我经常想,如果有一天,我一个月2500块,我可以天天去市中心那个超市门口买10块一斤的糖炒栗子,想象一下那是多么美的享受啊。
这么多年过去了,在没离职以前,我从那个小城辗转到上海,再到现在这个小城,收入也算是节节高,22块钱一斤的迁安糖炒栗子随便吃,可是怎么就没有了当初想象的美好了呢。
物质生活比以前好了很多,可是怎么感觉快乐越来越难,幸福感越来越淡?
你一步一步的往前走向上爬,可是每一步的欲望总是超过了你的拥有。你甚至不知道你的欲望到底是你想拥有的,还是仅仅是别人期待的。你以为上了一个台阶你的日子就轻松了,可是真正站上这个台阶后,你又发现周围有更厉害更光鲜的人,于是你又有了新的压力。
前几天看了一篇文章《为什么你有了钱,却不快乐》里面提到哈佛大学最受欢迎的幸福课主讲人,沙哈尔教授说:人们越来越有钱,却越来越不快乐。我想,那是因为,太多人为了更有钱,其实逐渐远离了生活。
我们都在不断赶路忘记了出路 ,在失望中追求偶尔的满足,忘记初心,一直都在奔走中迷茫徘徊,去不到终点回到原点,享受那走不完的路……
说到底,还是你内心无穷的欲望在作祟。内心简单一点,对自己对周围的人期待值降低一点,或许你的心情会完全不一样呢。这个世界有两种典型类型的人——
一种是不断给自己的生活做加法,还可以更忙、更有钱。
一种是开始给自己的生活做减法,专注一两件事,把更多时间留给生活。
哪一种会更幸福呢——答案在各自心中。
02、『更健康』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幸福的人,一定是拥有健康体魄的人。你看见很多有钱的人,年轻时候不锻炼不养生,有机会就胡吃海喝,40岁以前,用健康去换钱,40岁以后倾尽前几十年挣的钱也换不回健康的身体,每天早上起来一把药,睡前一把药才足以维持身体内各种平衡,多得不偿失!
而知足常乐的良好心态,懂得适当时候释放内心的压力,也是保持健康的不二法则。累了就停下来歇一歇,陪家人看一场电影,厌倦了日复一日的生活,就来一场想走就走的旅行。
03、『更聪明』
引入几个重要概念。知识可以分为四个区域:第一块是知道自己知道的,叫作舒适区;第二块是不知道自己知道的,叫作分享区;第三块是知道自己不知道的,叫作学习区;最后一块是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叫作盲区。
舒适区,又称为心理舒适区。是大部分安于现状的最佳选择。
在这个区域里,每个人都会觉得舒服、放松、稳定、能够掌控、很有安全感。一旦走出这个区域,人们就会感到别扭、不舒服,或者不习惯。例如,习惯了右手刷牙的人,让他用左手刷牙,他会很不舒服。如果他是使用右手写字的人,请他用左手写字,他也会不适应。也就是说,在他的心理舒适区内,他只能使用右手刷牙、右手写字。
你有没有这样的感觉?我辞职在家带孩子三年,4月没有进入猫群以前,我天天得过且过,带着2个孩子,先生收入尚可,想买的东西可以买,想去旅行拧包带娃就走。很少读书学习,每每看见别人努力,总是用带娃忙为借口。
突然有一天,我问自己:如果明天让你出去工作,你能够做什么?如果老板给你一个工作,你觉得你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你如何证明你可以比别人更胜任你的岗位。我惶恐的发现,我无法回答。
想要知道自己不知道的,那我是时候进入学习区了,重新规划自己的人生,找到自己感兴趣的领域,通过由浅入深的学习提升自己的能力,走出心底的盲区,让自己有资本重新站回社会大舞台上。
这个世界并没有那么多天资聪颖的人,所有“聪明”的背后,都是孜孜不倦的辛勤耕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