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史记》中有一段孔子的事迹。这是孔子在陈国被围困了,学生们都埋怨他,孔子需要有人到楚国求救。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因为在鲁国不能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带领弟子离开鲁国,先后辗转游历了卫国、曹国、宋国、郑国、陈国等多个国家,后来,又到了蔡国。
孔子到蔡国的第三年,吴国攻伐陈国。楚国救援陈国,军队驻扎在城父。楚国人听说孔子居住在陈国和蔡国的边境之间,就派人邀请孔子到楚国去,孔子答应了楚国人的邀请。
陈国和蔡国的大臣听说孔子即将前往楚国,就一起商议说:“孔子是个贤德的人,他对诸侯的批评都能击中诸侯的弊病。目前孔子长久滞留在陈国和蔡国的边界之间,陈国和蔡国的各位大夫的作为都不中孔子的心意。楚国是一个强大的国家,现在来礼聘孔子。如果孔子被楚国重用,陈国和蔡国主持国事的大夫就很危险了。”于是,陈国和蔡国的大夫各派一些人前去围困孔子,把孔子围困在野外。孔子和弟子们无法脱身,粮食也断绝了。
由于没有粮食,孔子的弟子们都饿病了,大多数人都无法站立起来,可孔子还是不停地讲道诵诗弹琴唱歌。
弟子子路气愤地来见孔子,对孔子说:“君子也有穷困的时候吗?”孔子说:“君子在穷困时能固守节操,小人在穷困时什么事都干得出来。”
弟子子贡听了孔子的话,气得变了脸色。孔子对子贡说:“子贡啊,你认为我是博学而强记的人吗?”子贡说:“是的。难道不是吗?”孔子说:“不是啊,我是把握着事物相通的基本道理而加统摄贯通的。”
孔子独自思考了一下目前的情况,知道弟子们产生了愤懑的情绪,于是叫来子路,问子路说:“《诗》说‘不是犀牛也不是老虎,却徘徊巡行在旷野’。是我的主张错了吗?我为什么被困在这里呢?”子路说:“想必是我们的仁德不够吧?人家不相信我们啊。想必是我们不聪明吧?因此人家不放我们通行啊。”孔子说:“有这个道理吗!子路啊,如果有仁德的人就一定能使人相信,那么商朝的伯夷、叔齐怎么会饿死在首阳山上呢?如果聪明的人就一定能通行无阻,那么商朝的王子比干怎么会被剖心呢?”
子路离开孔子后,子贡去见孔子,孔子对子贡说:“子贡啊,《诗》说‘不是犀牛也不是老虎,却徘徊巡行在旷野’。是我的主张错了吗?我为什么被困在这里呢?”子贡说:“老师的学说主张是最大的了,所以天下没有地方能容得下老师。老师是不是能稍微降低自己的学术主张以迁就时世呢?”孔子说:“子贡,好的农夫虽然善于播种五谷,却未必能有好的收成;好的工匠虽然技艺精巧,却未必能尽合人意。君子虽然能修治他的道术,建立人伦社会的纲纪,统摄而加以治理,却未必能为世间所容。现在你不修治自己的道术而追求为世间所容。子贡啊,你的志向太不远大了!”
子贡离开孔子后,弟子颜回去见孔子。孔子说:“颜回啊,《诗》说‘不是犀牛也不是老虎,却徘徊巡行在旷野’。是我的主张错了吗?我为什么被困在这里呢?”颜回说:“老师的学术主张是最大的了,所以天下没有地方能容得下老师。虽然如此,老师仍然推行它,不为世间所容又有什么妨碍呢?不为世间所容才能显现出君子的本色!道术不加修治,是自己的耻辱。道术已经大大地修成而不为人所用,是国君们的耻辱。不为世间所容又有什么妨碍呢?不为世所容才能显现出君子的本色!”孔子欣然而笑说:“是这样的呀,颜家的好弟子!如果你有很多财富,我就宁愿作你的账房先生!”
随后,孔子派子贡到楚国去请求楚国救援他们。楚昭王派兵迎接孔子,为孔子解除了围困,将孔子接到了楚国。
【问题】孔子提出同一个问题,听了三个弟子的回答,结果派子贡出使楚国。请朋友们帮助分析原因,以及孔子是怎么想的?
陈禹安:孔子弟子三千,为何偏偏选中子贡?
孔子一连否决了四个弟子的请求,甚至连一贯被孔子捧到天上的颜回都被拒绝了。众弟子面面相觑,不知道孔子心中的理想人选到底是哪一位。
就在这个时候,子贡站了出来,问道:“我可以去吗?”
子贡,正是孔子此刻心目中最胜任的人选,但子贡并不是孔子最中意的弟子。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开篇第一句就是:“孔子曰:‘受业身通者七十有七人’,皆异能之士也。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政事:冉有,季路。言语:宰我,子贡。文学:子游,子夏。”
孔子共有弟子三千,其中有七十二位是精英,而上述这十个人,人称“孔门十哲”,属于精英中的精英。
根据这个大排名,子贡只排在第八位。排在第一位的是颜渊(即颜回),他才是最得孔子欢心的头号人物。季路(即子路)排在第七位。颜回和子路都排在子贡之前。
有一次子贡曾经问孔子:“我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你呀,好比一个器具。”子贡又问:“是什么器具呢?”孔子说:“是瑚琏。”(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
瑚琏是古代祭祀时盛粮食用的器具,属于重要的礼器。听起来,孔子似乎对子贡褒美有加。但如果我们联系起孔子说过的另一句话,就会觉得孔子对子贡的这个评价其实是有所保留的。
孔子曾说 “君子不器”,意思是君子不能只有某一方面限定用途,而应该多才多艺。那么子贡只是其中一件具体的器具,显然孔子认为子贡还没有达到自己理想中的君子标准。
孔子还曾经让子贡自我比对颜回。子贡自愧不如,认为颜回远胜于己。孔子问子贡说:“你和颜回两个相比,谁更好一些呢?”子贡回答说:“我怎么敢和颜回相比呢?颜回他听到一件事就可以推知十件事;我呢,知道一件事,只能推知两件事。”孔子说:“是不如他呀,我和你都不如他啊。” 这是孔子直截了当地说子贡比不上颜回。(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
还有一次,子贡评论别人的短处被孔子知道了。孔子说:“赐啊,你真的就那么贤良吗?我可没有闲工夫去评论别人。”(子贡方人。子曰:赐也贤乎哉?夫我则不暇。)
孔子的这句话微妙地表达了他对子贡的不满。这也说明,子贡始终做不到让孔子完全满意。
很多人以为,虽然孔子对子贡不甚满意,但子贡的口才,足可胜任说服田恒的重任,所以,孔子才希望选择子贡。但是,在孔门弟子言语科的排名中,子贡也只是第二名。排在他前面的是口才更加出众的宰予。
那么, 孔子为什么不选择宰予呢?
首先,孔子对宰予的印象很不好!
比如,宰予白天睡觉。孔子生气地批评道:“腐朽的木头无法雕刻,粪土垒的墙壁无法粉刷。对于宰予这个人,责备还有什么用呢?”孔子又说:“起初我对于人,是听了他说的话便相信了他的行为;现在我对于人,听了他讲的话还要观察他的行为。在宰予这里我改变了观察人的方法。”(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又如,有一次宰予问孔子:“服丧三年,时间太长了。君子三年不讲究礼仪,礼仪必然败坏;三年不演奏音乐,音乐就会荒废。旧谷吃完,新谷登场,钻燧取火的木头轮过了一遍,有一年的时间就可以了。”孔子说:“才一年的时间,你就吃开了大米饭,穿起了锦缎衣,你心安吗?”宰予说:“我心安。”孔子说:“你心安,你就那样去做吧!君子守丧,吃美味不觉得香甜,听音乐不觉得快乐,住在家里不觉得舒服,所以不那样做。如今你既觉得心安,你就那样去做吧!”宰予出去后,孔子说:“宰予真是不仁啊!小孩生下来,到三岁时才能离开父母的怀抱。服丧三年,这是天下通行的丧礼。难道宰予对他的父母没有三年的爱吗?”(宰予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宰予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孔子很不认可宰予为人处世的态度,但这还不是孔子不选择宰予的真正原因。
在孔子看来,宰予虽然口才出众,但却只是徒逞口舌之利。就以这次“服丧三年”之辩为例,宰予的辩论技巧其实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孔子本人是“礼乐”的力倡者,所以宰予就用“君子三年不讲究礼仪,礼仪必然败坏;三年不演奏音乐,音乐就会荒废”来反驳同样是孔子所倡导的“为父母服丧三年”的论调。
宰予的狡猾之处就在于此,他是想用孔子言论中的自相矛盾来批评孔子。孔子心知肚明,但却很难应对,只好将话题转移到“宰予对父母缺乏爱”上来,给自己挽回面子。
就辩论而言,孔子是输给了宰予,但宰予同时也给孔子留下了不良印象。
而宰予精于在辩论的细枝末节上设置陷阱还不仅止于此。
有一次,宰予又来和孔子捣蛋,问孔子说:“追求仁德的人,假如有人告诉他说:‘仁德的人掉在井里面。’他会跟着跳下去吗?”孔子说:“那怎么会呢?君子可以被摧折,但不可以被陷害;可以被欺骗,但不可以被愚弄。”(宰予一日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夫子答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实际上,宰予又玩了一次“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孔子再一次被他搞得狼狈不堪。但宰予的伶牙俐齿却让孔子更加觉得他只是注重于辩论的细枝末节,却不堪大用。你尽可以在言辞上胜过他人,最终却惹得他人恼怒不已,双方不欢而散,不但不能解决争端,反而让形势更加恶化。
如果孔子派宰予前去说服田恒,其最终的结果很可能是赢得了辩论,却输掉了大局。所以,孔子根本就没考虑排名在子贡之前的宰予。
子贡和宰予,以及颜回、子路等其他弟子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子贡极具商业才能,是一个当时非常罕见的通过经商致富的人。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子贡好废举,与时转货资……家累千金。” “废举”的意思就是“贱买贵卖”,整句话就是:子贡善于依据市场行情的变化,贱买贵卖从中获利,成为巨富。
《史记·货殖列传》是关于商业记载的专门篇章,其中也着重提到了子贡,说子贡在孔仲尼那里学成后,回到卫国做官,闲居时在曹国、鲁国之间买卖货物,孔子的七十二位高徒,就属子贡最富有,而有个叫原宪的孔门高徒连糟糠都吃不饱,只好隐居在偏僻小巷。子贡车马相连,带着束帛重礼去聘问进献诸侯,所到之处,没有哪个国君不和他分庭抗礼的。孔子的名声能够传扬天下,实在是子贡在人前人后帮助的结果(子贡既学于仲尼,退而仕卫。发贮鬻财曹鲁之间,七十子之徒最为饶。原宪不厌糟糠,匿于穷巷。子贡结驷连骑,束帛之币,聘享诸侯,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夫使孔子名布扬于天下者,子贡先后之也)。
面对这次极为艰巨的说服任务,孔子内心的选择标准在他此前与子路的一次对话中曾经明确地表达过。
有一次,子路问孔子:“如果您统率三军,愿意和谁在一起共事呢?”孔子回答说:“那种赤手空拳和老虎搏斗,徒步涉水过河,死了都不会后悔的人,我是不会和他在一起共事的。我要找的,一定是遇事小心谨慎,善于谋划而能完成任务的人。”(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孔子连续拒绝了颜回、子路、子张和子石,一直在等的就是这个“临事而惧,好谋而成”的人。
那么,为什么孔子会认为极具商业才能的子贡就是那个他所欣赏的“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呢?
心理感悟:徒逞口舌之利,往往是赢得了辩论,却输掉了大局。
(选自《孔子借助楚国力量解除陈国人和蔡国人的围困》、《吞吴》陈易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