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凡歌
首发:【有书】;转载请联系作者和有书授权
“生而为人,我很抱歉。”
这是电影《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中的经典台词。
松子原本是一位受过高等教育的、优雅的高中老师。为了得到恋人的重视,她不断地以卑微的姿态去讨好对方,用身体、用爱,用尊严,却始终得不到对方的珍惜。
最终把自己从原本的阳光大道,逼到了无路可退的境地,最终以悲剧收场。
松子的故事告诉我们:
当一个人释放出:我是一个没有尊严的人,我放弃了我的全部,只为你而活的讯息时,她也不会从别人那里获得应有的尊严。
巫启贤有一首歌这样唱:“爱那么重,爱那么痛!”
为何爱得重,反而痛?因为你爱的越多,对方越觉得你不重要。
知乎上也有个同样的问题:“为什么付出越多越受伤?”
有个高赞回答是这么说的:
因为你付出越多,牺牲越大,对方越觉得理所应当。
这恰恰与心理学上的 “德西效应”不谋而合。
“德西效应”是指在所有关系里单方面一味的付出,不但得不到预期的回报,还会让对方感到理所应当。
但在现实中,义无反顾付出的人不在少数,这是为什么呢?
01 牺牲者,培养放纵者
克里斯多福·孟在《亲密关系》中有一句名言:
牺牲者,培养放纵者。
在亲密关系中,牺牲心态就是为了你,我愿意付出我所有的一切,但结果往往造就出放纵者。
前几天有一则新闻刷爆了朋友圈,一位22岁的大学生,留学2年,败家200万,成为家里的“巨婴”。
归其原因,就是因为父母早年离婚,觉得对不起孩子。
父母就想着用物质作为交换,一味地满足孩子在物质上的要求,作为弥补。
而孩子呢?
在父母的“委曲求全”中,愈发觉得父母亏欠他的,愈发觉得父母的付出理所应当,慢慢的就变了“巨婴”。
看似问题都出自于“巨婴”,辛苦的父母是受害者。实则父母才是最本质的催化剂。
类似的,我曾经有个大学同学,家庭条件一般的他,却想要什么父母就给买什么,甚至上学期间就给他买了车。
同学毕业后由于找不到理想的工作,一直靠父母接济。眼看混到20大几,该结婚了,父母咬咬牙又给他买房。
结果找的老婆也是啃老族,就这样小两口婚后一直啃老,无所事事,吃喝都是老人做好了送到家里。
即使如此,老人也不多说什么,觉得这一辈子不就是为了孩子么?
而实际上,这样培养出来的放纵者,他过得也并不开心。
那些希望以牺牲自我换取孩子快乐的父母,很有可能会牺牲掉自己的孩子。
中国老龄科研中心统计,在城市里,我国有65%以上的家庭存在“老养小”的现象,有30%左右的成年人依靠父母为其支出部分甚至全部生活费。
有太多溺爱孩子的家长,养出了无法自立的“巨婴”。
巨婴们对自己的现状会感到很痛苦,但是无能为力,因为他们已经丧失了自救的斗志和能力。
他们会一直理所当然地接受着别人给予的一切,到最后就连对自己的颓废都觉得理所当然。
02 牺牲者,也是依赖者
那么,牺牲者过得开心么?
有一本书叫做《无声告白》,女主婚后放弃了自己的事业,全身心为这个家付出,但又心有不甘。
后来,女主将自己的希望全部寄托在女儿身上,导致女儿压力过大投河自杀。
如这位女主一样,大部分牺牲者们会以为自己是受害者,想把自己的付出,从别人那里讨回来。
这哪里是心甘情愿的牺牲,这分明是对别人的依赖。
牺牲者们会认为:
当自己为了对方付出更多的心血,奉献更多的自我时,就应该得到对方更多的爱或者回报。
但实际上正好恰恰相反。
当你习惯于付出,对方习惯于接受时,一旦你的付出减少或者停止,对方就会觉得你做的不够,甚至还会产生憎恨感。
好友西西,曾经是位职场白领,有孩子后,做起了家庭主妇。从此,起早贪黑,陪读培优,风雨无阻。
好友也没有其他要求,就希望老公加倍对她好,希望孩子用更好的成绩回报她。
结果没想到几年来,和老公的争吵越来越多,孩子成绩也越来越差。
好友崩溃,带着孩子去看心理医生,医生分析,原来,妈妈这种一味付出的心态,并不是爱,而是对家人的依赖。
她把自己期待的幸福,全部都投射到了孩子和老公身上,有依赖才会给对方更高的要求。
德国情感医师爱娃在《爱自己,和谁结婚都一样》里说过:
你的幸福掌握在自己手中,请将寻找爱的触角伸向自己的世界。
幸福是一种能力,本就优秀的西西,有足够的能力让自己获得幸福。
后来,回归了职场的西西,变得越来越好。前几天还听说孩子考了班级第三名,比起以前,进步了很多。
通过西西,我们都应该认识到:
真正的幸福感并不是来自外部的给予,而是来自我们内心深处的滋养。
内心丰盈的人,不必通过自我牺牲的方式,通过依附别人来获得幸福。
03 真正的成全,不需要牺牲
不久前网上有一则新闻引起广泛热议。哈尔滨有个男生从中考开始到考研,妈妈一直陪读。
男生两次考研都失败,为了母亲,他还想再考。但严重的抑郁症,让他再也考不下去了。
男生持刀自残,母亲夺刀相救,结果误刺母亲,险些要了她的性命。
据说这位母亲早年离异,曾经也是一位性格开朗、工作干练的基层干部。
为了陪孩子进城读书,她辞职卖房,放弃了自己的理想和追求,把自己的全部身家都押在了儿子身上。
结果换来的不仅是孩子考试的失败,还差点毁了孩子的人生。
孩子们有自己的选择和人生道路要走,他们有自己的思想和自由。
父母们可以给他们爱,却不可以给他们思想;父母们可以荫庇他们的身体,却不能荫庇他们的灵魂。
不仅仅是对孩子,对亲密关系中的其他人,同样如此。而我们自己要先学会成全自己,才能成全他人。
《北京遇上西雅图》中的”小三“文佳佳,为了那个她”爱“的男人,孤身一人到美国。
从开始的牺牲到期待,到后来自暴自弃,到最后选择离开,就是一个既成全了自己,也成全了他人的过程。
一个人的成全,好过两个人的纠结。成全了你的今天,就能成全我的明天。
获得成全后的文佳佳,调动出了自己的全部潜力,过得更加幸福充盈,正如她在电影中的台词那样:
“我已经准备好迎接爱情从天而降了”。
04 不做牺牲者,回归自我,回归爱的本质
张学友在《情书》中这样唱到:
等待着别人给幸福的人,往往过得都不怎么幸福。
牺牲者们就是等着别人给幸福的人。
她/他们的口头禅常常是:“你看,我都是为了你……”
其实她/他们表达的深层含义是:我为了你牺牲了自己的一切,可是你却没有给我完全的回报。
其实,这些统统不是爱,而是索取,是打着爱的旗号来要求对方的依附和报答。
心理学家斯科特·派克在书籍《少有人走的路》中指出:
真正成熟的爱,不是牺牲,也不是依赖。
真正成熟的爱,是要帮助对方,能够摆脱对他人的期待,摆脱对他人的依赖,找到真正的自己。
如果自我的价值建立在对别人的索取上,你自己既不幸福,也会使对方为你的付出,而承受到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
王小波说:
“人,活在这个世界,最重要的还是,做自己。”
无论爱情,友情,还是亲情,我们都要先学会爱自己,做自己,才是对所有人真正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