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517《叶武滨时间管理第6讲》笔记

这一讲讲的是事件的分类,这也是时间管理的核心,叶老师将事件分为三类,分别是时效要求严格的日历事件、有截止日的清单事件、没有截止日的清单事件。
这三个分类说起来简单,但要分好类却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我实践对事件分类有两个多月,现在还是感觉有点摸不着头脑,下面是我的操作和改进的想法。
第一类,时效要求严格的事件,时间到了就要去做,不能早也不能晚,这类事件体现了严谨性 。这类事件一般的人都是不多的,要用日历去记录。是否属于这一类的标准是“是不是必须在规定的时间进行”,现在反思一下自己,不少地方做的不好。比如要到西南财经大学培训,我在日历上进行了记录,但记录这件事为全天事件,没有事先明确出发时间,这样不便于自己规划时间;儿子周六要跳舞,我要在10点钟送他去舞蹈学校,这样的事情我并没有放到日历中去,按照“是不是必须在规定的时间进行”的标准,这件事也是需要记录的,这样的事有不少呢。另外,我还没有掌握显示不同主题日历、共享日历等功能。
第二类,有截止日的清单事件,这类事件在截止日之前做完就可以了,这类事件比上个类别的要多,但也不要太多。我在执行时,也存在问题。主要是我在执行中,为了自己做计划方便,把几乎所有的事情都加上了截止日,我每天做计划时,拿出看当天的工作就可以了,这就存在过于严谨的问题,完不成我会焦虑。我现在正在设法改正自己这方面的问题,能不加截止日尽量不加,尽量用下面的情境清单进行管理。
第三类,就是没有截止日的清单事件,这类事件是最多的,要用情境清单进行管理,体现为在什么场景下做什么事情,体现了灵活性。自己在这方面是最欠缺的,还没有把握好情境的概念,我是分为了工作、家庭、外出、电脑、电话、私人等情境,目前各情境中的事件还有点杂乱。目前要做的,一是要把握入口,对加到清单里的每个事件要考虑是否需要做,想要达成的结果,要想达成结果需要做什么;二是经常梳理清单里的事件,看是否存在不需要做的事情;三是进一步思考自己工作生活的各种情境,重新分配其中的事件。
总的来说,这三个分类让我们工作严谨而不失灵活性,有助于我们做到要事优先,运用的好我们会从焦虑中解脱出来,专注于当下,从而节省时间。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