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国家广电总局正式批复成立中国(浙江)影视产业国际合作实验区。该实验区坐落于杭州市西湖区,总部园区由华策影视投资建设,预计2018年投入使用。多年来,不成系统、各自为战的中国影视产业,终于要迎来新一轮的强势整合了。然而所有人都在疑惑,下一部优秀国产电影应当如何呈现?国产电影应该如何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新道路?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无论未来如何发展,都跳不出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所以未来的答案往往深埋于过去之中。
未来的答案往往深埋于过去之中
电影发展——技术与内容
交替前进的轮回
谈到电影发展史,就绕不开两个永恒的话题——技术与内容。学术界公认,电影是第八大艺术形式,是唯一一项诞生于工业革命后的艺术形式。因此,电影的发展往往是技术与内容交替前进的过程。技术的进步带给电影巨大的奇观性,这正是电影诞生之初赖以生存的基础。须知最早的电影其实完全和艺术不搭边,放映机往往作为马戏团的一个项目,同踩皮球的狗熊一道向人们收取门票。但是当技术进步到一定瓶颈期时,人们就不再满足于单个场景中浮的夸道具和荒诞的演技了。于是,多场景的穿插和镜头的切换继而到镜头语言、叙事逻辑甚至是人性的本身,都成了电影积极探索的方向。所以内容就代替技术成为电影下一个时代的发展主题。
当技术进步到一个新境界时,人们就不再满足于单个场景中浮夸道具和荒诞演技了
21世纪的今天,电影的发展并没有跳出历史为大家揭示的规律。电影的上一个时代主题是技术。首先是观影的组织形式发生了变化,由以往的“电影宫”(大家可以回想下曾经遍布中国各城市的“人民影剧院”。)发展为今天的“多厅影院”。3D技术和CG技术的成熟运用使电影的奇观性上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银幕上唯一能限制视效呈现的是创作者的想象力。
技术的进步使银幕上唯一能限制视效呈现的是创作者的想象力。
内容-下一个阶段的
时代主题
本世纪的前二十年,虽然电影技术话题讨论依就红火,但是已经呈现出发展放缓的趋势。观影的组织形式短时间内难以有颠覆性改变;3D几乎成为了每一部新上映影片的标配;CG技术更是造就了从外星人到仙侠奇幻上天入地的各类视觉奇观,让观影者不禁有些许麻木。近年来,虽然有“VR”、“AR”等概念炒得火热,但是因为相应叙事美学的缺失,导致二者不过是为自己争得了各类展会中的一席之地。所以,技术进步趋缓,必然需要在内容探究上加以弥补。因此,依照过往的历史规律,电影产业下一个时代主题应该是内容。
“VR”暂时还停留在会展上满足人们猎奇心理的娱乐项目阶段
深厚的民族底蕴“走出去”的时代号召
中华民族是一个底蕴深厚的民族。一部《西游记》就可以让电影创作者用之创作出成百上千的影视作品。虽然笔者并不赞同掏老祖宗的裤兜,但是民族文化对于影视作品内容的积极作用,必然是我们创作人员的巨大优势。以著名导演黑泽明为例,《乱》、《七武士》其故事架构虽然都来源于西方文明,但是黑泽明以其深厚的功力,成功的在其中植入了东方文明的价值观,使西方人在这些自己耳熟能详的题材面前惊掉了下巴。
事实上,近些年优秀的国产电影,《绣春刀》、《大明劫》、《师傅》、《箭士柳白猿》等影片,有很多都是民族文化内核下优秀内容创作的代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对中国(浙江)影视产业国际合作实验区的定位曾作出明文批复:以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力和竞争力为目标,积极探索推动广播影视产品和服务“走出去”的新方法和新途径,将园区建设成为以出口为导向的影视作品创作生产和出口产品译制的重要平台、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窗口、我国影视产业国际化发展的重要基地。可见,实验区设立的一大目的,既是激发中国影视产业以民族文化为内核的内容创作能力。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产业整合所给予的强劲动力等前提下,中国(浙江)影视产业国际合作实验区中包括华策影视在内的优秀内容团队,一定能乘着影视发展新主题的时代大潮,让中华文明的文化内核,跨越国境,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