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视野。领袖所独有的历史视野、国际视野,是我们能打赢这场战争的最关键因素。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如果没有领袖的力排众议,这场战争肯定打不起来。支持这场战争的只有“两个半”,一个毛泽东,一个彭德怀,半个是周恩来,其他人都极力反对。现在我们站在上帝视角看抗美援朝,如果置身于当时的时代,在那样极为悬殊的国力军力差距下,我们完全理解大部分开国将帅们为什么反对,不是他们缺少勇气,枪林弹雨中摸爬滚打,出生入死,他们都曾为国家将生死置之度外,他们爱护的也是这个新生的人民共和国,之所以反对,是因为他们看不到打赢这场仗的必要性,更看不到打赢这场仗的可能性。“为了一个朝鲜,打烂一个中国不值得”林彪的话代表了大部分人的心声。只有毛泽东能够在历史和国际的维度看这场战争的伟大意义。️这也是开国将帅和毛泽东在能力水平上的的鸿沟般差距。毛泽东仿佛是站在上帝视角俯视人间般分析与美开战的好处与危害,最后得出结论:打优势极大,不打危害极大。时至今日,我们当事后诸葛亮,认为抗美援朝是立国之战,打破了苏联以与美对抗把中国拴在苏联附庸的地位上阴谋。但在但是毛泽东能够总其卓越的分析思考能力,超越时间限制看清了抗美援朝战争问题,不得不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二是胆魄。这是全体开国将帅和志愿军将士都具备的。
三是战力。
四是团结。
五是坚韧。
六是牺牲。
七是气质。
八是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