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电影《抓娃娃》有感



这部电影,是七夕当天,带孩子(6周岁刚过)一起去看的,去的有点晚,孩子看的兴致盎然,也不知道孩子,能看懂点啥……

这部电影,虽然是一部喜剧片,让我们捧腹大笑的同时,关于教育,值得深思的地方,还是蛮多的……

整部电影,贯穿始终的,是一家人不惜一切代价,为培养孩子~马继业成才,本来家境优渥的老马家,动用了巨大资本,带领大队人马,耗用将近20年时间……

想马继业培养成能够在逆境中不断成长,考上清比,将来,可以顺利继承父业,从此平步青云,一步登天……

可惜,既然是谎言,就有被拆穿的一天,是梦,终归还是会醒来……

马继业在高考当天,交了白卷,决定,拆穿这个局,从控制中冲出来……

无论是评价一部电影,电视剧,还是一个人的人生,精不精彩?主要就看编剧,会不会制造矛盾和冲突,最后揭开谜底,给出矛盾点答案,或者引发新的思考……

整体来说《抓娃娃》矛盾点够刺激,够精彩,导致票房飙升至30多亿,让我们在欢乐之余,思考我们每个家庭的教育之路……

分析一下,主要有哪些个矛盾引发了我们的思考呢?

这部电影,横跨70、80、90、00后,乃至现代,只要涉及家庭教育,这受众群体之广,每个时代教育理念差别之大,每一个观影者,可能深有体会,矛盾冲突之点,绝不仅仅是代沟问题……

首先,孩子,是穷养还是富养?

电影里,马成钢夫妇,为了孩子,环境上是富人穷养;

但是,教育方案上,为了培养马继业财商,连受挫方式教育,都是包场的,那可是是私人订制化的标准富养,也因此,才能培养出700➕的清北苗子……

所以说:身体的穷苦,也不是穷养,心志的富足,跌倒了,受辱了,知道如何站起来,如何坦然面对,才称得上的富养……

对于真正的富养,只不过是,除了更好的,还有更更好的另一个好的选择,反正,无论如何,都不会差……

反观一下,我们经常听到的一句话:再穷不能穷教育,我们所谓的“穷养和富养”,穷富,都用在了哪些方面上?

其次,是散养发挥天赋还是圈养成为标准化人才?

影中,马继业因为家里穷,上学不能车接车送,每天跑步上学,也正因此,显示出优越的长跑天赋,他自己还为家庭条件考虑,想考包吃包住的体校……

但,马成钢夫妇,却全面布局,精心掌控,有天赋也得按照自己的计划,把马继业送进清北,成为理想的,标准化人才,将来,接管庞大的企业……

这其中的每一步,都尽在眼底,圈养的严严实实,根本没有天赋发挥的余地,也用不着拼天赋……

同样,我们同为父母,你是要散养,还是圈养呢?

再之,要独生还是多生?

对于这个矛盾点,貌似只有穷人才会考虑,好像对于富人来说,生娃,养娃,就像玩儿一样,想造成啥样造啥样,培养不成,再造一枚(大号,小号都养成废号,也没关系)……

对于穷人,一个孩子就已经倾注了全部,哪儿还有勇气再敢多生?

也仅代表个人观点,不同意可以来围观拍砖!

从这部电影中,或许你可以看到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清晰身影,对于修整和完善,提升自己的家庭教育观念,可助一臂之力,抽空,可以去看看!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