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像往常一样回到托养中心。
8点40分,学员基本上到齐了,我们开始做穿交花。患有鼻炎的男学员阿辉来了,他一进门就搞得到处是鼻涕,让人很反感。负责管理我们这个教室的阿姨说:“阿辉你可不可以搞干净一点啊?天天都是这样,天天都要跟你生气。”说完,阿姨便让他拿抹布把桌子擦干净。
其实我想对阿姨说:阿辉是有智力障碍的,如果他可以听懂你说的话他就没有问题了。但是你根本就不管阿辉智力有障碍的现实情况,天天如此反复地说着对阿辉毫不起作用的话。你这种说教式的唠叨式的教育方式让我觉得非常反感,因为这样的教育方式对智力有障碍的人来说是毫无教育意义的。
我是一个心理学爱好者,天天在这样的环境下生活,使本来就喜欢安静的我内心烦躁不安 。
回到家,我要像做功课一样把自己今天发生的事一五一十地告诉心理咨询师,我说:曾医生你又要听我说废话了,你跟我认识两年了,我要说的你全然知晓。可是,你知道吗?我很难受!我回到托养中心,看到那个总是流鼻涕的阿辉我觉得恶心。然后又听到阿姨不断反复的毫无用处的唠叨又让我更加生气。我甚至想逃走。
曾医生问我为什么要逃走,我说中国人就是用这样的唠叨式、说教式的方法来教育孩子的。我在她们身上看到自己父母的影子。
我想阿姨完全可以换一种方式跟阿辉交流,比如可以说:阿辉你的鼻涕把桌子弄脏了,你把桌子擦干净好吗?我相信这样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因为这样说你可以不需要生气他也会自己把桌子上的鼻涕擦干净。
很多时候我们在教育孩子这个问题上往往只注意到他们的行为而没有注意孩子行为背后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