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老三的故事,特别是年轻时候的故事,在最初来的人问询村里人时,知情者都是以实相告。
虽然说一个人一旦成功了,以前所有的不堪都将成为成功路上的花絮,可管老三小时候做的很多事还是无法成为花絮的!所以,县乡领导要求村里人在介绍管老三的时候要统一口径,已经说的就算了,没有说的打死也不能再说了。这叫什么呢?为尊者讳?不算是,应该是为名人讳!
当人潮退去,太平庄恢复了本来的平静,偶尔有人过来也是为了求证某些故事,所以,县里领导找高人来策划,想让太平庄成为一个可持续的旅游景点,才有了刘县长带着班子来太平庄为康老太太祝寿的故事。一个人一旦习惯了某个环境,他会认为身边的一切对于自己来说都是最合适的、最好的。
在《西游记》中,观音院里老和尚招待唐僧的时候,以为自己是最富有的,自己一千多件袈裟那都是最好的宝贝。当孙悟空把唐僧的袈裟拿出来的时候,老和尚心中那满满的自豪瞬间消失,自认为宝贝的袈裟在唐僧的袈裟面前显得一文不值!
在管老三的眼里,穆兰便是自己那件引以为豪的袈裟,自己常常以穆兰能满足自己所有的欲望而视为珍宝,可当月娘再次出现在自己面前的时候,穆兰变成了那毫无价值的袈裟,而月娘才是那件无价的袈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