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在老师介绍这本书以前,我就已经听过了它的大名。当时也只是出于对心理学的一点好奇而在网上下单买了这本书,可是由于平时学习生活事情较多,也没有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买回来一直很少有时间把它拿出来读。而正好,读书笔记的作业给了我一个认真阅读它的理由!
这本书叫《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研究的正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一个东西,那就是大众,是群体,是一群学生、一群残疾人、一群某种主义的追求者。虽然他们有很多方面的不同之处,但同时也有很明显的共同之处!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群体”指在某些既定条件下,并且只有在这些条件下,一群人会表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它非常不同于组成这一群人的个人所具有的特点。群体中的个人的性格特点不太敢轻易表现出来,这样容易成为众矢之的!除非这个人有着十足的魄力,可以降伏他所在的群体,而这样的人其实并不多!大多数人的性格特点只会在群体中被慢慢地磨平,最后随着他们思想感情的变化,他们的个性也会消失。
不管是哪个群体,他们都会有一些共有的特征,比如群体智力下降、英勇无畏、受无意识因素的支配、容易犯罪等等问题!这本来就是群体这个东西共有的特性。因为他们聚在了一起,所以无法走出这个怪圈!不过虽然说群体的智力总是低于孤立的个人,但是从感情及其激起的行动这个角度看,群体可以比个人表现的更好或者更差,二者皆有可能,这全看环境如何!
一个人可以很道德也可以很不道德,那么群体也一样。如果“道德”一词指的是持久尊重一定的社会习俗,不断抑制私心的冲动,那么显然可以说,由于群体的太好冲动,太多变,因此它不可能是道德的。相反,如果我们把某些一时表现出来的品质,如舍己为人、自我牺牲、不计名利和对平等的渴望,也算做“道德”的内容,那我们可以说,群体经常会表现出极高的道德。群体可以杀人放火,无恶不作,但是也能表现出极高的献身、不计名利的举动,即孤立的个人由于胆量,能力根本做不到的极崇高的行为。
群体中的个人常常是无意识的做出一些错误的事情,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很不容易。以前觉得49年之后的一些群体暴力是由于民众太傻,素质太低,智商低是一种罪,现在想来也不全是这样子。普通人对于集体暴力是有些认识的,长辈跟我说过,以前在祠堂前打人的时候,都是乡亲起初没人动手,到后来由指导员带头鼓动大喊口号,然后情绪上去了,开始推人了,到后来武力加重,最后把人打死了,很多人是这样死掉的,搞政治的人很擅长操纵群体。之前看某运动的纪录片,里面有一位歌星接受访问,他说本来去广场之前是打算把格调降下来的,但到了广场站在那个位置之后,却反而做出了把群众的热情抬高的举动。即便是领袖也不容易保持清醒,但也不是不可能,譬如前段时间网络上就有很多意见领袖对暴行很谴责,而在一部打砸视频里可以看到有人在大声呼唤非暴力。
我想大部分的中国大学生们,其实都是十分迷茫的,因为他们(包括我)从小被灌输的思想里就是好好学习、好好考试、找个安稳的工作过一辈子,并没有关于人生意义的指导,导致的结果是大多数人就这样浑浑噩噩的过了糊涂的一辈子。人的思想想要超出社会教给你实在是太难太难,无法超前,就好像眼前永远蒙着一块布,怎么可能由此摸索着找到光明呢?一想到自己也处在这样的桎梏中,甚至挣扎无力就有深深的挫败感,也许我无力改变什么,我能做到,也只是努力的睁亮自己的眼睛,努力的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