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吗?“人真正的快乐幸福,都不是来自外界,主要是来自我们自己的一些信念和观念。目前生命当中的大多数问题,不是来自外界的人、事、物,而是来自我们自己没有足够的能量,没有足够的空间去应对这些人、事、物。”
“亲爱的你,不妨抽出一点时间,静静地坐着陪伴自己一会儿,同时回想自己的生活中,哪些行为模式、事件、情境是一再重复发生并对你是相当不利的,可能你就会找到需要去疗愈的模式”——摘自《好的爱情,要有敢要的底气》。
嗯,为了唤醒自己,疗愈自己,创造美好生活,我决定每天陪伴自己一小时,也许什么也不想,就是静静地坐着,感受当下的心情;也许会跟自己对对话,释放积压的负面情绪和压力;也许会用写作的方式去看见自己、去认知自己、去理解自己、去接纳自己。
情绪习惯会有这么几大类:我不够好,我没有价值,我不值得,我很坏,我是有罪的。所以会常常感到自责、愧疚、自己不够好,或是感到自己不被尊重、不被公平对待、不被爱、被抛弃等。我们人生的模式就是因我们的情绪习惯而产生的。
我必须要下定决心脱离受害者的身份,鼓起勇气,诚实地去回顾自己生命中所有关系的每个冲突,勇敢地把自己的人生模式以及自己的情绪习惯找出来。
那么,第一步就是做唤醒练习一:写下经常诉说的生命故事。请回顾,在过往的生活中,常常诉说的故事有哪些?哪些故事在你每次跟别人说起时,其中包含着很多很多的情绪负荷?利用周末,或找个时间,一件一件地去检视它们,把那些你特别愿意跟别人说的故事都写下来。
安静地沉淀下来,检视自己的生命故事,去感受一下,哪些发生在你身上的故事是非常不公平的,对你影响巨大的,让你耿耿于怀、无法放下的,请一件一件地把它们找出来、写下来。
以上是作家张德芬的书里所介绍的方法,我决定从今天开始做这件事情。在德芬老师的书中阐述了许多关于她个人现实生活中的很多很真实的故事、想法,乍一看时,我会很惊讶她怎么能够如此地直白,能把那些不一定能被众人接受的思想观念都毫无保留地呈现出来,她就没想过要顾及他人对她的评价吗?!
反复地读后,才真正地懂得这就是底气!敢说的底气,敢要的底气,这就活出了最好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