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饮食滋味》有感

【郑重申明,本文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引发想买这本书来读,是被抽调到一个单位上班那段时间,我们每天早十点和下午四点都会集中在院子里做广播体操和八段锦。一天,一起做操的同事忽然说到人体穴位的话题,我便向她请教人体穴位的相关知识。这位同事看我很认真的样子,便很真诚的向我推出了《梁东对话徐文兵(黄帝内经)》这个音频节目。

      怀着有些迫切的心一听,果然不错,那是讲述中医基础知识的一个节目。听完一节,便喜欢上了这个节目。在听的过程中,从中得知《饮食滋味》这本书是关于饮食和食物归经的。“这不是我平时所喜爱的事吗?”心里暗自自语道。后来便买了这本书。

      买回来之后,用零散的时间,断断续续的已将此本书读完。感觉收获还不错,只是,感觉在读的过程中,当刚读到某一部分内容时,还能对应,可当读了很多内容被交叉的章节时,感觉又搞不清楚了。

      比如,通过读一遍这本书后,已能清楚人的五脏与五行的对应关系了。即金——肺,木——肝,水——肾,火——心,土——脾胃。了解两者之间的对应关系后,我们便知在生活中应该保护我们的五脏。如,肝主木,木喜欢伸发,所以我们要让肝舒发,不能压抑它,否则肝气就伸发不上去,就会往下行,对身体不利。又如心主火,就应该不能凡事都往心里去,凡事往心里去就会让心火过旺,火过旺就会影响肾的功能,因为火克水嘛。同时,在这方面内容的学习过程中,我还明白了,人体的五脏主要讲究的是一个“和”的过程,而不是说哪个脏的功能强大了就好,因为一个强大了就会削弱相对应的另一个脏的功能。当我们明白这个道理后,就可在生活中细心观察自己五脏的运行情况,哪一个脏的功能过强了,就需要去调整,一般建议加强对应的那个脏,以达到最大程度“和”的状态。

      又比如,通过学习,我还知道了一些食物的归经。如,最典型的归经于五脏的肉类是:羊肉入肝,牛肉入脾,鸡肉入心,驴内入肺,猪肉入肾。当我读到这里时,因为我平时就知道自己属于肝火比较旺的人,所以就想到要少吃羊肉,而老公心跳有些缓慢,小肚子有些冰凉,据我判断应该是心气不足,所以要多吃鸡肉。

    另外,通过学习,我还知道了天地之道: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以前其实也背过,把当成养生的秘诀。但不是很了解其中的意思,通过读书中一些章节的内容便知,这短短的两句话,其实包含了很多内容。比如,“春生”是告诉我们春天是养肝的好时节,要让肝气很好的舒发;在饮食方面,从顺应大自然的角度来说,应该多吃一些带芽的食物,也就是说春季要多吃嫩叶蔬菜,少食肉类,养肝也可多吃一些甜的食物。“夏长”是说夏天是万物生机蓬勃的季节,我们就要让自己的心火热起来,让气血升腾起来;另外,夏天由于天气热,气温高,人体出汗多,所以为了平衡身体的需要,可多吃一些咸的东西。“秋收”是说我们已忙碌了两个季节,可以放慢脚步,让身体恢复一下;其次,这个季节由于气候干燥,人体容易燥热,所以应该养肺,要多食用一些润肺的东西,如冬瓜、梨和银耳等;另外,秋季也是各种水果上市的好季节,所以建议多吃水果,按这本书中所说,秋季是唯一一个建议多吃水果的季节。“冬藏”是藏精蓄锐的时节,是养肾的好时候。这个季节建议可多吃一些进补的食物,如坚果、肉类。我就在想,是不是应该根据每个人体质不同,而选择不同的进补肉类。比如像我本身属于肝火容易旺的体质,就应该少食羊肉,可多吃驴肉,因为润肺(金)可克肝火(木)。

      严格来说,读了这本书后,对自己以前的饮食习惯有较大的影响和调整。比如,有一段时间我还曾迷恋于用水果蔬菜充当主食,以为这样吃不但能减肥,而且还对身体好。读了这本书后,才知那样做是不利于身体健康的,科学的饮食规则就是“五谷为养,五畜为益,五果为助,五蔬为饥”,就是说平时一日三餐的主食就应以五谷为主,养精蓄锐就要靠五谷,五畜只是作为锦上添花,所以不能多吃肉食,而水果呢,只能吃应季的水果,也就是说只需在秋季时多吃一些水果,其它季节都可不吃,实在为了满足食欲的需要,可少吃一点,而不能把它当作主食。作为蔬菜呢,我以前也觉得多多益善,多吃无害,其实按照书中所说,吃多了也是不好的,加大了肠胃消化的负担,因为蔬菜含的粗纤维较多,进入人体后,要想被人体吸收,就需要胃消和小肠去化,消和化都是需要耗费人体元气的。

      由于在读的过程中,我就以一种虔诚的态度去对待。读到觉得比较有同感的内容,就马上行动起来,改变自己原来不合理的生活认知。比如,在夏季时,我就很少吃水果,家里装水果的器具也经常是空空的;吃蔬菜的数量也逐渐减少了,以前每顿即使有炒的蔬菜,也都要再弄一个水煮的绿叶蔬菜,并且会吃很多。现在却不同了,如果有炒的绿叶蔬菜,一般就不再水煮,可弄一个其它的汤菜。并且,我发现,经过这么调整后,原以为排大便会比以前困难,可事实是没有产生什么影响,反而更好了,有很多时候已达到了中医上所说的排大便最佳状态(排出的大便呈“香蕉状”),据说这是古人认为的最好身体状态,也是当今人们很难达到的状态。

      同时,我还现学现用。在这本书中讲到北方常制作的“腊八蒜”,据中医说大蒜是入心的,并且“腊八蒜”经过用醋泡一段时间后(一般是二十天左右),就能去除大蒜中的辛辣,所以很适用于心气不是很好的人群。据我对老公平时的观察,我觉得老公就属于心气不是很好的那类人,所以我便制作了“腊八蒜”让他食用。真没想到,食用后效果很明显呀!吃一两天就见效了,以前老公的小肚子总是凉凉的,可吃了后明显感觉小肚子摸上去是温热的。

      所以说,读这本书对于我来说,效果是立竿见影的,是非常明显的。所以还打算再读几遍,计划读第二遍时要认真做笔记了。

      另外,我觉得读过这本书后,也有很困惑的方面。比如,当我读到五脏要“和”那部分内容时,我就很困惑。当读到肝火旺会呈现的症状时,我对照了一下,加之平时自己会存在夜间有口苦的现象,所以便觉得自己就属于肝火旺那类人。可当再读到讲肾实会出现耳鸣时(我曾经出现过),我又觉得自己肾实的问题也存在,后来又读到脾胃是万物之基,脾胃不好会出现气血推动力不足,排便不畅(有时我也会出现)就与胃动力不足有关。当这么一混时,我全然不知自己的五脏到底是哪里好,哪里不好了。我想,这些疑惑就是我第二遍时需重点解决的问题吧!希望能排忧解难,不致于像老公说的那样,对一些知识理解不全面,不透彻,容易出现“盲人摸象”“走火入魔”“走偏掉”的现象。

……——……——……——……——

(如果你也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