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放假之前的最后一次学院大会,校领导的一个故事猛然惊醒了我。
领导说:“发现一个规律,一个作业给学生十天时间,到了第十天还有人交不齐,有时候交齐还是压着最后的时间提交;倘若给两天时间,学生保证完成,结果就是可能需要熬夜完成,但最终目的不管给多长时间只是为了交作业。”
这就是“超前定律,”你做一件事情之前首先要定一个时间,尽量控制在这个时间段完成。
20出头的我们不就应该有这样的思想和动力吗?只有设立时间和目标,以时间为最后期限。才会离“拖延症”越来越远。
拖延症和“超前定律”处于对立面,摆脱拖严重才会离超前思想行动越来越近,而你假如一直持续超前,那么根本不会有拖延症来找你。
如果你不能摆脱拖严重,那就试试21天定律吧!把目标先定小点,一步步来,目标从“现在不玩手机;马上睡觉。明天学习;不刷抖音,今天健身,不吃零食开始。”慢慢来,有小的实现才会在前进的道路上有信心。
一直困扰我们的是“懒”和“拖延”,并不是手机,很多人把自己的拖延,归咎成手机上面新鲜事物太多,吸引自己离不开,其实就是你自己下不了狠心❤️,手机只是个很惨的替罪羊。
当一个人长时间拖延,习惯使然,想变成那个自律的人很难,需下好大的绝心才勉强实现,所以趁年轻,不要荒废时间,超前意识会让你成长的路上轻松很多,不信你试试,很管用。
尤其是20出头的年轻人。需要懂超前意识。30岁,有了家庭孩子的羁绊才不会让这些拖延症整天围着自己转,首先考虑的是挣钱,其次才考虑别的,所以最需要改变的就是我们这些刚从大学毕业的年轻人,没有意识到压力和现实的险恶,才会肆无忌惮的“拖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