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个月过去了,我为何还要持续码字呢

今天只想和大家坐在一起,聊聊我与写作的那些事。

今天主要想说说三个方面的内容;

1, 我是怎么与写作搭上关系的。

2,写作中,发生的那些事情。

3,修改文章,真的很重要。

我是怎么与写作搭上关系的

1.场景诱因

去年6月,开始真正意义上的码字之旅。

为何呢,只缘于当时剽悍读书营五连的云清老铁在排群内鼓励大家每天(重点是每天)写一篇短文,他特别提到了一句话:哪怕只写一百字也好哇。

一百字,这个目标低呀,可以够得着吧。试试吧。我开始了第一篇日更的输出。

开始的近两个月,我真的天天在动笔输出。可痛苦过程至今让人无法忘记。不知道写什么,整个半天都写不出一个字,急得如热锅上蚂蚁,简直无法言语当时的心情。就是感觉写点东西怎么就这么难呢,不过只要100字,比挤牙膏还难得多 。

每天都在想着放弃,头脑中的两只猴子,每天都在打架,撕心裂肺。

那时候,感觉既然都写了,怎么也要坚持下来吧,怎能轻易服输呢?

2.内在需求

很小的时候,我曾有过想当作家的心愿,但也不过是脑子里一闪而过的念头,让它多停留在心里,都是不太敢奢望的事情。

成年后,忙于工作,成家,照顾孩子。时间如一把无情的刀,逝去的还有我内心的那个写作初心的梦。

生活圈子的受限,也让我对身边的人和事感到麻木。

直至2017年关注剽悍一只猫公众号后,加入了读书营。

经历了五次主题营的训练后, 我发现了自己内心的欲望,那就是从内心来说,我想用文字去记录属于我的生活。

用文字来记录生活,这就是我持续写下去的最大动力。

那些事儿

1.写文遇到的极度不堪感,通过体验情感得以解决

坚持100多天日更后,我突然发现,原来每天输出点东西,是如此难的一件事情。

虽然较之前不再会那么吭哧吭哧地写文,可也好不到多少,词穷到让人费解的地步。

有一次,孩子过来找我聊天,我对他大吼大叫,他很受委屈地跑回自己的房间。

到了晚上,我无意看到了卢思浩的公众号(朋友推荐的),里面有这样一篇文章,题目是《在北京,五年我只哭了两次》,其中有个故事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讲述了一个在外的打工者打拼的故事。因加班时间过长,赶不上公交末班车,怎么办?为了节省的士费用,硬是走了六公里的黑路,而且在这个过程中,被坏人尾随。即便这样,主人公依然要留在北京。

真的没有那么多人会在下雨的时候给你送把伞,你选择的路,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你只能靠自己,别无他法。

那一刻,我感受自己完全被故事的主人公吸引,为他们感到心酸,为他们流泪。我的心情也随着文中的情感而波动。

有多久没有这种内心的触动了,体验到这种情感,我也有感而发,并写下了一篇文章。

有体验,才有更多的灵感。

2.故事的力量

1)猫叔与水清亦有鱼老师的故事

2019年2月,我加入了水清亦有鱼老师的写作基础班。

鱼老师的文章我很喜欢,语言特别精炼。他曾向我们分享一个故事:当时他写了一篇文章后,猫叔竟会为了个别语句,与他电话交流,这一聊,长达一两个小时。

由此,让我们看到猫叔严谨认真的一面。正是因为有这样高的要求,才能促成老铁们更好的磨炼和成长。

2)什么样的群殴大会,让大家苦苦留恋

训练营期间,几乎每天都会有文章发布在群里,大家既是输出者,同时又是点评家,当一个人处于两种及以上角色时,你会发现你的角度会与之前有很大的不同,维度不同,会导致认知上的升级。

那时候,感觉大家都是非常热爱写作的一群人在一起聊天,聊着聊着 ,话题越来越多,写作的情绪也越来越高涨,甚至是深夜里也在写稿 。我顺利的完成了打卡作业,现在回头去看,感觉那时候的自己还挺有灵感的,语言功底较前期有所提升。这里给大家展示我的一篇作品。分享链接网址:https://www.jianshu.com/p/318f49d41c71

3.修改文章,真的很重要

这个月,我有三次大幅修改自己文章的经历:

第一次:

事件:是在1排的内部分享群里,我分享了复盘的相关内容,当时写的时候,有感于赵昂老师的一场分享课。当时自我感觉良好,还挺得意的。

问题点:赖宇航老铁看了我文章后,指出了文中的不足,针对几个具体细节,提醒我进行优化。

行动:仔细分析文章存在的不足,参照相关优秀文章 ,梳理框架。

结果:发现与原文比起来,有了不小的进步。

第二次,

事件:是在学委群里做一场分享,主题是职场方面我觉得最有用的三点。当时,也是洋洋洒洒的写了两三千字,把自己的经历从开始说到现在,当时还觉得自己挺有成就感,能够展示自己丰富的经历。

问题点:隐隐之中也觉得不妥,于是向妮妮妮老铁,罗一点老铁,牛人进化营管理组老铁求指导,他们提出了画面感不强,情节不生动等方面。

行动:让我开始对构思有了深一层的思考,文章开始大幅度修改。

结果:有老铁艾特我,说我分享得很棒。

第三次:

事件:分享主题:9个月过去了,我为什么还要码字呢?

分享前准备与求教:初稿是平铺的叙述,没有波澜,只有简单而空泛的理论,让人看了有些不知其所以然。在老铁李洪彬的指导下,我开始重新打磨这篇文章,通过具象的情景和故事来描述写作中发生的一些事,真实的呈现出自己。从而希望让老铁们感受到我分享中的可操作性经验和其中的价值。

这三次的反复修改,让我开始对写作有了更深的思考。刚开始的文章,不会有多完美,但修改,修改,再修改,一定会比之前的要好,在这个过程中,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开始往短板方向去琢磨、改善。反复修改的过程中,我收获的不仅仅是思考力,更重要的是思想的迭代。

结束语

平凡人,也同样期盼活出属于自己的故事。

用文字去输出,诠释美好人生。

与梦想起舞,人生总有想不到的可能。

在追梦的季节里,愿我笨拙的文字,带给你触动,力量与温暖。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