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河古镇

今天我和先生去了西河古镇。

过节期间,不甘心每天憋在家里,只能去周边地区走走,全当是节日的应景之行。

以前就知道这个古镇,但因其名气太小,一直没做过出行计划,也就没有探究它的来历。

出行前,刻意百度了一下,古镇有六百多年的历史。

西汉时,这里人烟寥寥,水患严重,被称为“草头湖”,尚不适宜生活居住。

明代时,百姓陆续迁徒至此安居乐业,慢慢形成了集镇,因其坐落于青弋江西岸,故被称之为“西河”。

其后,由于战乱,古镇几经兴衰,至民国初年,又趋于复兴,往来船只频繁,成为内河天然码头。

看样子,西河除了有些年头之外,也未见得有什么特别之处,我和先生本就不存太大希望,攻略什么的也无需再做了。用先生的话说,巴掌大的地方,一个小时就能游完。

跟着导航驱车至西河地界,停车场里车满为患,费劲巴拉地把坐骑安置妥当,一身轻松地走了出去。

顺着一条不知名的道路漫无目的地走了一会儿,越走越觉得它像成千千万万个乡间小镇一样,根本没有古镇该有的模样。

莫不是我们走的路不对?

先生用手机软件看了看古镇地图,找到前往老街的方向。

折转到另一条街道,路两边都是商铺、住户,中间摆放着喜庆的待售特产,有点儿古镇的意思了。顺着这条街,走不多远,就看到前方熙熙攘攘、人潮涌动,那一定就是老街了。

果不其然,走至近前,一抬头就看到前方古砖墙上写着的“西河古镇”字样。

老街地势较高,从下往上走了几个台阶才真正来到了街上,走在街上就像登上了古城墙,有一种居高临下、蔑视群雄的感觉,这倒是西河不同于其它古镇的最大特色。

老街分为上街与下街。

多数游客直接涌入了上街,想必这上街就是中心区域了,我们随着大流,也走在上街的游览区域。

不得不说,上街给我的第一印象居然是文艺。

刚一登阶而上,映入眼帘的就是一位年轻歌手在动情、投入地歌唱,围观者十数人,歌声还是不错的,从驻足人群聆听的表情就可窥见一二。

没走几步,又是几个美术生鳞次端坐,对着眼前的白墙青瓦马头墙在作画,全然不顾周遭的喧闹,只沉浸在自己的画作之中。

周围咖啡厅、茶楼不时点缀着歌唱、作画的青年人,构成一幅难得的唯美画卷。

去过一些古镇,只有西河让我找到文艺的感觉。

街上是几米宽的路面,两旁商铺林立,夹杂些可以免费参观的景点。我们一路走一路参观了烙画馆、绩墨堂、民俗馆、土地庙、新四军纪念馆、朱明德画室……随着涌动的人群,风俗的、艺术的、红色的记忆,溢满一路。

还有一些只顾参观、忘记全称的场所,比如展示布艺和纺织变迁的场馆,看到了各种各样的布料,织布机,缝纫机等一众老物件,一下子就勾起我的怀旧情绪。

再比如一所古民居,搞不懂是四进还是三进的格局,反正一看就是古时候大户人家的宅院,里里外外貌似有多个宅院,里面摆放着装盛粮食的斗具,以及我叫不出名称的打谷用的简易工具。

另一所古民居更不逊色,头顶即是一个大大的天窗,窗下是数尺见方的方正空地,有游客自动解释专为雨天引水设置,只是四周挖深的小沟如今已全部填平。

除了免费参观的场馆,上街一路也有专为游客增添的小乐趣,比如祈福墙,当年有举办“土地会”时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阖家安康的习俗。现在想是游客可以参与了吧,把带着红飘绳的祈福签挂在这面墙上,表示自己的愿望来年即可实现。

西河人晒秋的习俗在上街也有体现,谷物、杮子、辣椒什么的用簸箕盛好,摆放在屋顶或墙埂上晾晒,红红黄黄白白的,煞是好看!

狭长的老街,每间隔数米就有一条窄窄的巷子,顺着台阶下去就是江边了,上街与下街相交处,有一个渡口,想来古时候百姓就是靠此往来通商的吧。

突然顿悟了,老街筑得如此之高,一定是防汛抗洪的需要。

古时为防水患,不断加高防筑,慢慢地就变成如今老街街区最高的格局了。

上街游览完毕,我们又去了下街。

下街人气不旺,商铺也相对黯淡些,走了一圈就兴味索然了。

天气很热,像夏天一样热。

先生早就不耐烦在艳阳高照的日头下闲逛了,我们就此打道回府。

话说,除了商业气息浓郁之外,西河古镇还是超出了我的预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静谧的西河古镇,位于芜湖、南陵、宣城三地交界处,自明洪武年间(1368年—1398年)建镇得名,距今已有700多年...
    古董碎片阅读 907评论 5 2
  • 这是淮镇,穿过镇中有一条由西向东流淌的小河,沿着蜿蜒的小河南北各有一条街道。隔着几十米,就有跨河的小桥,连着南北的...
    海蓝游子阅读 824评论 3 16
  • 目录 | 凝露照影•一方集《山水程文》 文 | 幽然释 再入珩琅,另辟蹊径。芒萁枯卷,叶干萎靡。逐虫飞鸟,寥寥零落...
    幽然释阅读 1,508评论 10 49
  • 补记一下旅游经历,以弥补心中的缺失。那是2018年4月6日下午,我们一家五口从上海火车站乘和谐号到嘉兴,探...
    遇水搭桥_阅读 1,963评论 2 1
  • 元宵佳节,穆村古镇文化节正热热闹闹的进行着... 我却钻进了穆村的大街小巷寻找着对联。 企望在前...
    云游借路阅读 5,379评论 2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