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的微博热搜,《女儿们的恋爱》时不时就会冲上榜单前列,昨天,关于“金晨张继科吃饭仪式感分歧”引起了不小的讨论。
从第一期节目开始,金晨在吃饭这件事情上就表现出了强烈的兴趣。
她大口吃饭的样子,不知治愈了多少个食欲不振的男孩女孩。
而坐在对面的张继科只是象征性的吃了几口草草了事,像完成某项任务一般。
出现仪式感分歧是在他们最后一次约会的时候。
金晨在最后一餐开始之前,去换了一身衣服,化了精致的妆容,很有仪式感的坐在餐桌前。
张继科依旧是穿着随意的短袖短裤,点了一碗意面,三下五除二的就吃完了。
聊到最有意思事情,张继科坦言是个怕麻烦的人,从来不觉得吃饭是件有仪式感的事情,也件很没意思的事情。
金晨就不一样,她觉得一天中最有意思的事情就是吃饭,对于吃,她很看得很重。
自小,长辈们在吃饭这件事上也是煞费苦心,为了喂孩子吃口饭能一直追着跑,想尽各种招数,到最后轮到自己吃饭的时候早已凉透。
直到现在,每次跟奶奶通电话,她永远会叮嘱一句:不管怎样都要好好吃饭。
曾经读到汪曾祺老先生说过的一段话:一个人的口味要宽一点、杂一点,南甜北咸,东辣西酸,都去尝尝。对事物如此,对文化也应该这样。
在遇到男朋友之前,我是个懒且怕麻烦的人,特别是在做饭这件事情上。
我固执的认为泡面、零食跟炒菜一样都是为了饱腹而已,完全没必要花那么多的心思去做一顿饭,浪费那么多的时间。
既然很清楚的知道到最后都是同一个结果,为什么不选择那个简单快捷的方法呢?
后来,在恋爱中,这个男孩子一步步改变了我的想法,他让我在吃饭这件小事上体验到了前所未有的幸福感。
我曾以为,拥有幸福感这件事情,真的离我很远,这需要付出很多很多的努力才有可能触碰得到,如今,我开始懂得:原来每天下班有个人牵着你的手说,我们去逛逛超市买点菜吧。回到家开始认真准备晚饭,你在旁边帮忙洗个菜或者在他耳边说说今天在公司遇到的任何事,他不紧不慢的回应着。
你们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也没做过,而幸福这件事儿已经悄无声息地走近了。
吃饭的时候,会选一部我们都爱看的电视剧或者综艺作为消遣,或者说说家里的床单该换洗了,这些饭桌上的小事都会让整个环境和心情开始无限放松,食欲自然大增。
渐渐地,我开始喜欢做饭的这个过程,它调动了我的积极性,让我对明天的工作有了更大的期待,它助长了我的热情,让我变得乐观明朗。
前两天看《理想家》,黄雅莉再次走进了大众的视野,这让我想起了在另一档节目中,她带王鸥参观自己的住宅,那个由她自己靠双手打造出来的“山田心”,惊艳了所有人。
她会把自己走过的路跟未来期望走下去的路做成路牌放到门口;会为院子中的大树织一件温暖的毛衣;会把废旧的木头搭成凉亭,并把空出来的土地都种上新鲜的蔬菜。
在让生活变得更美好这件事情上,她花了很多的时间跟精力,乐此不疲。
她把废弃的吸管价值最大化,拼成了梵高的星空图,在制造艺术品的过程中,找回了自信与希望,这本身,就是很酷的一件事。
她的厨房被各式各样的器皿和调料填充满,给人莫大的富足感。
王鸥说,跟她比起来,我都不敢说自己在生活。
说起房子,她说:房子是租的,但日子不是租的呀,活在当下才是最实的。
遗憾的是,除了她之外的大多数人都缺少热爱生活的能力。
我们为什么不快乐:房子是租的,所以不论喜不喜欢,将就着用吧;吃饭就是为了饱腹,所以吃什么都可以;本身也没什么优势,所以是个工作就去做吧……
于是,我开始理解为什么那些生活的很好的人都把吃看的很重要,尝过的滋味够多,内心自然愈加丰盈,看待生活的方式就变得从容得多。
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明天起,开始认真吃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