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针线穿过记忆

        小时候学的诗里写着“在山的那边还是山”,可我们这儿的山外却是城,是一座繁华,是一片纸醉金迷。或许由于山太深了,即使修桥建路、移民搬迁,这个小镇依然保持着破坏后的古朴。农闲时,女人们坐在一块一边绣花一边说笑。这时,记忆也被她们手中的针线穿成珍珠。

        地上的雪越积越多,伴随着脚步留下一串串时间的印痕和一支并不完整的曲子,咯吱,咯吱……那条通往梯田的唯一大道便成为孩子们的溜冰天堂,哥哥或姐姐均是“拖家带口”好不热闹。年龄大的直接站在经过无数次摩擦的冰面上,张开双臂,侧身往下飞去;小的则一群人坐在各自从家里带来的塑料纸上,前后拽着由“龙头”掌握方向,喊声震天。这时想来现代都市里的过山车是否与这个有些渊源呢?老人们禁不住冷,躺在自家火炕上给更小的孙子讲牛头山的奇异,在半睡半醒的梦里重温年轻的美好。

        秋天很忙,来不及打的核桃裂开一件件绿衣,露出一个个光头,核桃瓤很香、很甜;收过豆子后,沉重的玉米棒压弯了杆儿,大人们脖子上搭条毛巾,手臂有力的挥舞着镰刀,汗如雨,笑如钟,这个时间即使不去溜冰的更小的孙子,作用也是相当大的,每个人怀里抱一两个玉米不停的跑向木质架子车旁……一场秋雨过后,漫山遍野都是野花的芬芳,天空,湛蓝无边。

        不知过了多久,春天的沙尘频繁了,夏天的三伏也越发热了。原本几百年不改道的河流在一次洪水后,被修直了,以前老河堤边的白杨也被砍了,动工那段日子里,风都是土黄色的。麦场旁供村民吃水的老井干了,当然,那是在修了自来水管道后,移民搬迁修建房屋时用水泵抽干的。新房子很整齐,共三排,往来勘查工程的车辆在经过欢迎横幅时扬起一阵阵灰尘,村民的穿着越来越时髦,可大多时候能看到的只有老人和孩子。

        奶奶们仍做着活计,当针线穿过记忆,记忆里,冬素淡活泼,秋色彩缤纷;记忆外,即使现代都市的一点微影,都足以让小河边孤独等待白杨归来的小石子惶恐余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洛阳:天子驾六,洛阳博物馆,洛阳古墓博物馆西安:陕西历史博物馆,碑林博物馆,半坡遗址博物馆,汉阳陵博物馆,秦始皇陵...
    silicis阅读 197评论 0 1
  • 去年我回来,你们刚穿新棉袍 今年我来看你们,你们变胖又变高~ 忆起儿时的歌 把它分享给我的小伙伴们 与他们快乐成长...
    鸢尾里的故事阅读 330评论 0 0
  • 当我开始设计《魅力表达之工作汇报》这一门课程的时候,我才真正的开始关注身边的人都是怎么汇报的。 说三点让...
    蟹蟹谢老师阅读 772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