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心里没有一个值得你想的人,或者你并不认为自己值得被别人牵挂想念,那可能,你的人生相对来说是特别虚空和特别孤独的。
也许,坐在我邻座的大女孩可能要学会跟自己相处,去真正感受当下的自己。
正因为她感受当下的力量是弱的,才会不断地拿着手机,跟手机那一端的人保持密切的互动。
对于婴儿来说,如果妈妈不在视线范围内,那么,妈妈就是真的消失了。婴儿会感到非常焦虑害怕。如果妈妈在视线范围内,婴儿就会觉得踏实安全。
心理学上有个词,叫“客体恒定”。
具有客体恒定能力的孩子,在妈妈离开的那一刻,虽然会有一点点焦虑,但焦虑是可以承受的。等到妈妈回来了,孩子又会表现的非常开心。在妈妈离开的那段时间,孩子会投入地去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比如,玩玩具。
一般情况下,能让孩子感觉到特别安全的妈妈,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妈妈和孩子建立了非常好的信任关系,答应的事情能做到,这样的孩子更有客体恒定的能力。
慢慢地,稳定的客体内化到孩子心里。独处的时候,我们就不会认为世界上只有我一个人,还有另一个人——妈妈,她一直在陪伴我。在我需要的时候,一定会回来。
如果客体恒定能力没有发展起来,独处时就会感到特别没有安全感。
表现在:一个人离开了,他会很焦虑很焦虑,害怕离开的那个人不再回来;或一个人离开了,他认为离开的那个人根本不会想念他,把他忘记了,这种感觉也挺恐惧的。
很多人在恋爱关系里经常会有这种情形发生。
当跟对方建立了一段亲密关系,他把自己跟妈妈建立的最最原始的关系模式都直接投射到现在和恋人的关系中。恋人走开的那瞬间,就像儿时走开没有按时回来的妈妈一样。
为了验证恋人会不会离开,有时候他会不停地问,“你爱不爱我?想不想我?”
如果对方有事没有及时回应,那一刻,以往的那种特别强烈的焦虑感促使他不断地去验证恋人是否存在,比如,疯狂地打电话,轰炸似的发信息。
对对方说“我想你”,对方会感受到真正被关注的感觉。
这种被关注的感觉就是指特殊的存在。
你想我,一方面代表我在你生命中已经扮演了较为重要的人。另一方面,以后遇到了一些问题,你会站在我的角度上来帮助我或跟我一起面对。这会让我觉得特别踏实,有种特殊的存在感。
有一位女孩子在微博上私信我,“胡老师,我跟一个男生在聚会上认识,彼此都有好感,聊得也挺好的。聚会结束,他把我送回家。我以为他会主动联系我,等了三天,对方再也没有跟我联系,你说,‘他是不是不喜欢我?’”
我反问了她一个问题,“如果你喜欢一个人,你会怎样对待你喜欢的那个人?”
她回复,“我会主动联系他,去想他正在做什么?有没有吃饭?生活中有没有发生啥事情?而且,我会很希望经常跟他待在一起,经常见到他,经常跟他保持联络。”
我说:“那你知道他是不是喜欢你了?”
那个女孩说:“可能他在忙或有别的事情吧。”
我继续问:“当你这样想的时候,你真的确定对方是喜欢你?当你这样想的时候,你的内心是非常踏实的吗?”
后来她想了想说,“可能对方不是真的喜欢我。”
“我想你”是一种非常直接的表达。
在亲子关系中,尤其是父亲,很多时候很难去表达出这句话。
朋友小林跟我讨论过一件事,她在工作或有事忙的时候,可以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世界外的人似乎没办法跟她链接上。即使男友叫她几声,她都不回答。一旦没有什么事情做的时候,她希望跟男友保持很近很近的距离,最好待在她身边,随叫随到。
当男友有事情忙,而她比较闲,她对男友提一个诉求,男友没有回应,她会立刻愤怒。
由于这个原因,相处过的两个男友都跟她分手了。
分手的理由都一样,太黏人了,而朋友小林并不认为自己黏人。
我让她去想想可能造成现在这种现象的经历,她想到了自己大概四个月就被送到了幼儿园。爸爸妈妈很忙。等到她记事,每一次妈妈骑脚踏车去幼儿园接她,看到妈妈脸上没有太多的表情,甚至有时候一句话都没有。
根据小林的表述,那种感觉就像妈妈是为了来接我而接我,跟妈妈似乎没有链接。所以,她认为自己是妈妈的累赘,回去的路上,她跟妈妈之间互动也很少。
长大后,她很少听到妈妈说想念她之类的话。妈妈想念她的情感,她也没办法体会到。因此,她选了一所离家很远的大学,电话也很少打,即使通话,也是寥寥数语,亲情很淡薄。
当然,她也不会跟爸妈去表达“我想你”。30多岁了,她依旧无法表达出这句话。当别人跟她表达“我想你”,她也就呵呵哒。
《倚天屠龙记》是我喜欢的金庸武侠小说之一。
女主角赵敏在张无忌的手上咬了一口。
之所以要咬张无忌一口,原因在于她有一次在偶然的机会中听到了:曾经有一个女孩子被张无忌咬了一口,然后,那个女孩子就永远记住了张无忌这个人。最后,赵敏不仅咬了张无忌一口,还在他伤口上撒了药。
赵敏这样做的目的是,想让张无忌永远记得她,在他的生命中不再消失,成为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个人。任何时候,都要想起她。
其实,被看见的需要来自生命早期婴儿的状态。
如果婴儿没有被妈妈看见,或跟妈妈断了链接,很可能就意味着死亡。所以,被抛弃感和被忽视感跟死亡有关。再长大一些,跟对方建立链接可以获得很好的价值体验,能去应对我们内心中特别强烈的孤独感和虚空感。
换言之,被忽视的感觉,被抛弃的感觉,更多的是一种没有存在的感觉。
当我们感受不到存在感,就会陷入到特别强烈的虚空的感觉里。
很多恋人失恋后,会觉得生活了无生趣,生命没有意义,实际上就是陷入到了一种虚空的感觉里,尤其是一些被动分离的人。
因此,想要跟别人产生链接,更多的是从牵挂对方开始的。因为当我们被别人想念牵挂的时候,特殊的存在感就有了。
哪怕是朝夕相处的人,表达这句话也有很好的效果。
85后的一位父亲,很喜欢一个人打游戏,每次把陪孩子都当成是一项任务。出差三天,一点都没想起自己家的儿子,也没有跟儿子打电话。同伴说,“你真没有把孩子放在心上。”
当同伴说完,他忽然有种特别强烈的失落感,“我该怎么做?”
同伴告诉他,“你爱不爱你的儿子?你有没有把你的儿子放在心上?如果说你真的没有把你的儿子放在心上,我相信,你的儿子一定有特别强烈的失落感。”
顿时,他拿起电话给儿子打了一通电话,“爸爸很想你”,在他说出那句话的时候,他六岁的儿子好像真的开始跟他说话了。过了一会儿,他儿子也说,“爸爸,我也很想你”。
年轻的爸爸心里感到特别特别温暖。
试着想一想,无论我们处于任一年龄段,当我们听到别人说,“ 我想你”,你是什么感觉?
不管父母的工作有多忙,不管父母和孩子是否朝夕相处,跟对方表达“我想你”,能给到对方很好的感觉,那一刻,你们俩是链接在一起的。
孩子判断自己是否在父母心上,通常是通过父母对待他的言行,比如,表达我想你,买礼物。
朱自清的《背影》感动了很多人,但我希望,父亲不仅仅只是给孩子一个背影。因为父亲的背影留给孩子更多的是猜测,这需要孩子去解读。
越小的孩子,越没有能力去解读父亲的“背影”。
试试吧,当你对你爱的或爱你的人表达“我想你”时,会有怎样神奇的事情发生?大家可以留言告诉我们。
几年前,我母亲生日,给她买了一束花,打电话告诉她,我想她了。惊喜的事情发生了,我竟然在我妈那听到了,“儿子,谢谢你”类似这样的话。
我们都好开心。
这件事,她跟周边的人说了很多次。
几年之后,她还在不断地跟周遭的人说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