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行动》的作者,Scalers老师最近办了一期特别的写作训练营,主题是“明心见性”,不讲如何通过写作变现,也不讲怎么做IP。
他在文章中总结,这一期写作训练营希望大家明白一点:”写作先要自己搞清楚,而不是着急去影响别人。“
我必须得坦诚,在这段写作的日子里,偶尔还是会去关注点赞、阅读、收藏等数据,因为数据背后意味着我对他人的影响力大小。
但就像Scalers老师说的,“很多焦虑来自,我们太想去影响别人,这是有毒的。”
如果吃到嘴里的食物有毒,我们会上吐下泻,需要急忙去医院挂急诊,甚至可能需要洗胃。
但如果是我们的思想中毒了呢?
当我们做任何事,写每一个字都赋予赚钱的意义和期待,那如果没有达成这个目的,是否必然会焦虑呢?是否会觉得自己很没用呢?
思想中了毒,和食物中毒不一样,我们没法第一时间发现自己中毒了,一直要等到病入膏肓,或许我们才有机会反思下自己是否中了思想的毒呢?
做任何事,如果单纯只把赚钱作为唯一的目标,金钱的吸引力达到一定的阈值后,一定会逐渐减弱,直至没有。
而做事给自己带来的乐趣、意义、价值等才是需要我们着重考虑的事。
思想中了毒,是更为致命的事情,需要我们及早发现,及时为自己“解毒”——重新校准目标和方向。
01
我很喜欢Scalers老师的这段话:
我们大可不必这样做,我们把目光转向一下,不要老是盯着别人,试着和自己相处一下,就会解决很多我们原本以为需要通过帮助别人才能解决问题。
我之前跟朋友聊天,说自己也很想做“咨询师”,我以为能通过这样的方式帮助到他人,这让我充满了成就感。
但现实是,我在成为“咨询师”这件事上并没有做多少努力,没有报课程,没有专门去看对应的书籍,也没有找对应的老师去请教或咨询。
我一想到这件事,就充满了焦虑。
会担心自己做不好,会担心没有人信任我,也不知道该如何开始,所以我“一动不动”。
可我真的什么都没做吗?
我在和朋友的聊天中发现,虽然对方没有把我当咨询师,我也没有要求自己一定要提供价值给对方,但我其实已经在做着“咨询师”的工作。
在聊天的过程中,我帮他们解绑生活中的层层枷锁,也和他们一起探寻解决问题的方式。
其实当我不再想着一定要给他人带去帮助和价值的时候,我好像可以轻松又勇敢的往前迈进了。
在和朋友的聊天中,我没有只盯着他们的“问题”,也没有再以“帮助他人”为出发点之后,对于“咨询师”这件事,我好像有了一些实际的进展。
把焦点放到自己身上,拿回自己人生的主动权。
02
朋友最近看到我的日更已经写了130多天了,说也想像我一样开始写公众号,因为他觉得像我这种每天输出的方式应该很牛逼。
很快他就写完了,但他不好意思发出来给大家看,“我不会那些花里胡哨的技巧”。
就像罗振宇说过的,“没有什么能通往真诚,真诚本身就是最高级的技巧。”
而对于写作,真正堪称“核武器”的技巧,不过是最朴素的四个字:大量读写。
Scalers老师把大量读写拆分了两个方向:
广泛吸收不同领域的文字内容,并且通过写作的方式,把自己读过的、吸收的,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
捕获自己内心理念、想法、情绪的变化,形成文字记录,并且间隔一定的时间回顾并分析,再形成文字。
纯粹做好这两方面的事情,对于我们写作者来说就足以有显著的改变。
03
在写作上,Scalers老师在自己公众号“持续力”上沉淀了8年,至少写了几百万字。
在阅读上,他也持续阅读,并且还读了很多经典书籍,他的阅读量已经达到了几千万字的量级。
回头再看看我自己,日更才130多天,按照每天2000字计算,也不过才27万字左右,就妄想要快速的写好,事实就是根本不可能做到。
大量的阅读,这些年阅读的量级倒是上去了,但阅读的深度还不够,还需要持续努力。
只有在“大量读写”的基础上,我们才能有更深刻的积累,不论是见识还是思考。
当我们真的做到“大量的读写”后,也能像Scalers老师一样充满底气的说:
你甚至可以不用问,这些工作我收获了什么,光是自己认真做了那么多的事情,都会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
——这是踏实做事的人才会独有的感受。
04
大量读写,是所有提升自己的方式中,成本最低的方式。
像我曾经买了很多课程,花了上万的课程费,但收获寥寥。
我们只需要持续行动,持续的读,持续的写。
读是输入,写是输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大量的阅读作为原材料,也没有办法写出更有质量的作品。
那怎么才是正确的读写方向?怎么保证自己不会做无效努力呢?
Scalers老师的回答异常坦诚,这一切都没有人能保证。
最开始都是错误的、无效的,多做下去,会慢慢找到方向的。这是吃包子的过程,不要试图第一下就吃到第六个包子。
不管有多饿,要想吃饱,包子都得一个一个地吃,没有捷径。
大量读写,既是基本功,也是聪明人的成长法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