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月读《中庸》开始,加入〝一起做到〞。通过参加多次的学习活动,自己收获了很多,也改掉了很多不好的行为习惯。非常喜欢雨謦组织的活动,因为每一次的参与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2017年,不惑之年的我又做了妈妈,这对我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为了孩子、家庭和自己,我都有充足的理由来不断的学习和提升自己。一直期待雨馨再提供学习平台的我收到信息后非常的兴奋。希望在平台的帮助下收获更多。
没想到第一堂课的主题是“新春话财运”。是的,如果不是参加这次的学习,真的是不会给自己机会和时间来想一想财富与自己的关系。我问自己“我有钱吗?怎么老觉地自己没钱呢?我挣的钱都去哪儿?”。自从参加工作以来,我也挣了不少钱的,但都花在了别人身上。一年到头来用在自己身上的钱很少,给自己花钱时不管钱多钱少总觉得没必要,能不花就不花。而给别人花时就觉得很有必要,而且给少了好象还欠着别人一部分。有时也想过给自己花钱自由的日子。所以有时挺困惑的。这可能就是雨馨讲的“觉得自己不够好,不值得拥有金钱的潜意识”在一直主导着我吧。小时候,家里是不宽裕的,父母都是农民,要抚养三个孩子,他们挣钱是很辛苦的。所以从小就教育我们节俭、孔融让梨等。我在家排行老大,父母总是说“你是姐姐,要懂事,给弟弟妹妹做榜样”。于是从小就懂事的我总是以榜样的行为来要求自己。好吃的给弟弟妹妹多一些,家务活自己多干一些等。记得有一年我母亲得了一场大病,住了很长时间的院,花了不少钱,过年时就只拿出了50元钱给我们买衣服,因为妹妹看好的衣服比较贵,给她买了就没钱给我买了,所以我就装的高兴的说“我穿新发的校服就行,我觉我们的校服更漂亮”,于是就只给他们买了新衣服。那时候我觉的自己很伟大,虽然自己没有新衣服穿但父母说我懂事,亲戚朋友也说我懂事。
通过学习,我会重新审视我与财富的关系。在用我的财富照顾好家人和朋友的同时也要照顾好自己,我也应该值得拥有财富。
财富不只是钱财,更承载着爱、友情……,财富是可以流动的,要用谦卑的心对待财富。“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
潜意识是客观存在的,没有好坏之分,只是在具体的场景中有效与无效。只有从意识层面去觉察潜意识,才能发现存在的那些限制性的信念。觉察并去除那些限制性的信念,才能发现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