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准备
既然是大师,必须做好万全准备,精心策划。
乔布斯每次出场前都静心准备,为此他每天进行三小时的训练从未间断。
林肯说:我相信,我若无话可说,就是经验再多,年龄再大,也不免难为情。
丘吉尔意识到没有准备是绝不能上讲台的。
李践老师,精益求精,精心策划。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大师要准备三个核心内容
第一,大痛点
第二,大师论
第三,大课题
大师的听众两类人:花钱的,听课的。
开场前,锁定精准客户。
大痛点,就是客户想在这个领域最想解决的问题。
思维模型 : 结果思维,结果导向,以终为始,从后往前看。
大师思维模型和普通人的思维是不一样的。
大师: 知道客户是谁,客户目前最大的困惑和障碍是什么。
大师会化30%的时间去研究他的客户想要解决的问题,因为他知道:
只要找到问题的症结,演说成功了一半。
只要找到问题的症结,才可以有的放矢。
只要找到问题的症结,即使语言平淡,但这些语言的力量一定会没有任何阻碍的直击人心。
具体怎么找到大痛点呢?
第一步 调研
第二步 编制问卷
第三步 群策群力
第四步 发挥优势
第一步怎么调研呢?
针对这三个问题反复问:
1.在这个领域面临的最大障碍是什么
2.为什么?为什么是这个障碍?
3.还有吗?还有其他障碍吗?
第二步,编制问卷
建议不超过6个问题
第三步,群策群力
什么样的问题是最核心的,是最大痛点呢?
1.要有高度,这个大痛点谁在关注,是否能上升到企业的战略层面
2.要有深度,这个大痛点真的很痛。
第四步
发挥优势
大师与普通人最大的优势就是知道自己的优势是什么,而且善于利用自己的优势。
真正的大师是要有专精深精神,有不断挑战未知领域的勇气,他必须要成为典范,必须把自己的研究领域做成标杆,否则就没有资格讲给别人听。
大师论
大师论就是大师自己的方法论。
大师这些方法论都是通过实践,研究,找到了事务的规律,并把这些规律构成常人也能够理解的模型,最后用他们的名字命名。
大师的理论从哪里来呢?当然是从痛点来,大师论就是要解决大痛点。
第一步,针对大痛点,提出解决方案。
第二步,建模型,赢得客户尖叫声
构建方法论具体可以分成以下四个步骤
1.识别逻辑关系
2.画出逻辑图表
3.设计大师模型
4.启用大师名字
识别逻辑关系
找出解决方案的相关逻辑关系,让后用一个模型把逻辑关系画出来,这就形成了初步的,没经过加工的方法论。
1.时间上的先后逻辑
2.空间上的并列逻辑
3.重点上的主次逻辑
4.推理上的因果逻辑
画出逻辑图表
明确了逻辑关系,就可以用图表把逻辑关系表达出来。
构建大师模型
建立逻辑关系和图表仅仅是第一步,没有经过加工,还需要对每个步骤进行加工和精雕细琢。
要有以下三个特点:
冲击力:①要有高度和深度,高度来自于用什么语言,深度来自于说什么内容,冲击力一定来自于客户想听什么,站在客户的立场考虑你的解决方案该怎么说。
②简单直白,最好每个解决方案都能够押韵。
说服力:需要在解决方案之间建立强大的逻辑关系。
记忆力:好模型是听完以后不会忘记,不敢忘记的模型就是好模型。
要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琅琅上口。
4.启用大师名字
给模型取一个非常有高度,有特色的名字
大师论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大价值。
大课题
课题来自客户需求
大叔课题应该如何取名呢,一般来说,有三种方式取名
1.特色取名,根据课程最大的特色。
2.成果取名,课程最终达到的成果
3.问题取名,就是用提问的方式来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