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为什么?

原创  作者:阿颖洋

图片发自简书App


每天身后黏着一个行走的“十万个为什么”,拽着衣角,瞪大眼睛等着答案的小人儿,分分钟被逼地在心中狂喊:“为娘的不会啊!”

四岁的儿子在看爸爸给新买的小闹钟装电池时,

宝问:“为什么装电池?”

宝爸:“电池里有电。”

儿子追问:“为什么?电池没有小孔怎么跑进去的?”

宝爸:“里面有储存电的物质……”


图片发自简书App

接完水,看着饮水机,

宝:“为什么水不会自己流出来?”

好吧,这次宝爸啥也不说了,直接做:一张纸片,一个瓶子,装满水,盖上纸片并迅速翻转……不知道宝看懂没有,但是第二天自己在厕所还在尝试……


图片发自简书App

看到墙上的影子,

宝问“怎么会有影子?”

OK,蜡烛成影实验,爷俩把灯全部关掉,点燃蜡烛,找到放大镜,开始和影子游戏……

随着儿子的长大,我们所面对的的世界也不断的延展,带来的也是对教育的手足无措和更多的思考。当我们脱离了学校考试的紧逼,进入工作稳定的三十几岁的时候,还没来得及享受所谓的安逸,就被这样一个小小的“十万个为什么”催促脱离舒适圈,重新进入学习模式。在这一点上,我们应该感谢这个小小的生命,让固步自封的自以为是的我们再一次出发。


现在我们家长在工作上面对本行业的竞争,在家面对孩子和学校的考核,所以说对孩子的教育是对家长全面的倒逼,逼着我们自我提升。教育一方面拼的是资源、金钱,另外最本质上拼的是父母的能力,包括父母受教育的程度、态度还有对待教育的方式。别忘了:越能干越上进,越有钱越努力,这个社会的普世真理。

也许有的家长会说,我们小时候也是这么过来的,也没有差多少。是的,可是七八十年代出生的我们,生活和教育的差别再差能有多少区别?你投入一分,而我最多也就是投入二分,最后的差距可能也就是国企和外企的区别。可是现在在乎教育的父母投入的不仅是金钱和资源,还有他们更为开放和包容的态度,使得孩子不再是只会考试的状元,同时具备开阔的视野、超强的自我学习的能力。这种素质能力才是教育最终极的差别,也形成不同人生的本质。

之前看到一篇文章说的是《月薪三万的妈妈撑不起孩子的暑假》,女儿一个暑假报了数个兴趣班和夏令营。也许很多父母会说:“矫情。”可真的是这样么?很多时候现在的孩子不是说家长逼着他们学多少东西,而是孩子接触的世界更加丰富,使得他们的世界的半径越来越大,接触的未知和新奇越来越多,从而产生了刚更多的兴趣和好奇。

也许最简单的方式,可以在孩子追问“为什么?”的时候,和孩子保持同频的好奇心,陪同孩子共同探索,是最棒和最有效的教育方式。

365天无戒写作训练营004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你一定会奇怪,为什么有些孩子总是死记书本知识,学东西不深入不认真,不愿意主动去思考?通常老师教什么他们学什么,从来...
    涵涵妈育儿阅读 2,755评论 0 0
  • 6月28日咖啡冥想 1、坏种子爆了:昨天广告部说今天给我们打款,直到中午老公说联系不上广告部的人,于是另想办法筹款...
  • 所谓执行力,就是指一个人是否清楚的知道怎么一步一步的做下去。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很强的执行力,只不...
    丘峻阅读 3,959评论 0 0
  • 一个人不敢成行 路上怕迷路 怕人心 有谁可以同行
    琴中阅读 1,118评论 0 0
  • 11:30睡觉 6:30起床 看书一小时。 21:00-22:00基础素描。 其余时间在上班
    冯慧敏阅读 2,669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