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自己中学时代,读范文澜的《中国近代史》,读到清政府卖国时,竟气愤地把书撕碎了。
然而这愤然一撕,却使我爱上了历史。后来读通史,读思想史、哲学史、人物史、学派史等等。
自己身为一个平民百姓,这读史也只是读读而已。一不考证,二不研究。然而读的多了,却不能没有联想。
一、为什么中国历史是一部改朝换代的历史?
国家是人民的国家,天下是人民的天下。统治者只有同天下人共享天下的利益,社会才有可能长治久安。
可历史上的历朝历代,既要把天下变成家天下,又希望能够长治久安。这种违背常理的愿望怎能不破灭!
二、一个国家的治理,必须要有一套公平公正的竞争机制。谁有能力治理好国家,能让人民实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谁就去治理。
而不能是谁的势力大,谁就去治理,统治者提拔谁,谁就去治理。
这个竞争机制建立不起来,国家就不可能长治久安。
人心是强傲而不可羁制的。不承认这一点,过低估计人心的力量,就必然走向灭亡。
三、历史上各朝代总逃不出由盛而衰的怪圈。倘若统治者能够在天下太平之时,早些变革产生弊端的机制,不是可以避免积重难返之时吗?
《黄帝内经》曰:“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可惜的是,历史上各朝代都曾产生过这种治未乱的圣人,只是这些人在太平盛世时,不肯趋炎附势,在夕阳西下时,又斗不过那些被私欲吞没了良心的既得利益者。这些正直之士有心捉贼,却无力回天。
四、在好端端的江山毁在那些贪官污吏手中的时候,那些统治者,一方面害怕既得利益集团的势力,一方面存有侥幸心理,希望能通过头疼医头、脚痛医脚的手法来挽回颓废的局面。
殊不知这种治病不求本的做法,只能适得其反。到头来后悔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