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堆和栈
数据结构中的堆和栈
数据结构中的堆是满足父子节点大小(比如大根锥中规定父节点的值要比子节点的值大)关系的一种完全二叉树。由于堆是完全二叉树,所以堆可以用数组来实现,用节点编号来访问和操作节点,简化程序。这种父节点一定比子节点大(小)的数据结构,可以用来构成优先队列,因为优先队列是按元素的优先级来取出元素的。
栈是一种先进后出的数据结构。
https://www.cnblogs.com/QG-whz/p/5060894.html
C++ 5大存储区域
- 1 栈:是分配给函数局部变量的存储单元,函数结束后,该变量的存储单元自动释放,效率高,分配的空间有限
- 2 堆:堆是操作系统所维护的一块特殊内存,它还提供了动态分配的功能,当运行程序调用malloc时,就会从中分配,稍后调用free可把内存交还。一般由程序员分配释放,若程序员不释放,程序结束时可能由OS回收。分配方式类似于链表
- 3 自由存储区:自由存储区是C++中通过new与delete动态分配和释放的对象的抽象概念,new所申请的内存区域在C++中称为自由存储区。自由存储区的实现各不相同,但基本上默认使用堆来实现,藉由堆实现的自由存储,可以说new所申请的内存区域在堆上。
- 4 全局/静态存储区:全局变量和静态变量占一块内存空间
- 5 常量存储区:存储常量,内容不允许更改
栈和堆的区别
实例程序
//main.cpp
int a = 0; //全局初始化区
char *p1; //全局未初始化区
int main()
{
int b; //局部变量,存储在栈
char s[] = "abc"; //栈
char *p2; //栈
char *p3 = "123456"; //123456 / 0在常量区,p3在栈上。
static int c = 0; //全局(静态)初始化区
p1 = (char*)malloc(10);
p2 = (char*)malloc(20);
//分配得来得10和20字节的区域就在堆区。
strcpy(p1, "123456"); //123456 / 0放在常量区,编译器可能会将它与p3所指向的"123456"优化成一个地方。
char *p3=(char *)new char[20];//自由存储区
delete p3;
}
空间申请方式
栈:由系统自动分配,例如,声明在函数中一个局部变量int b,系统自动在栈中为b开辟空间
堆:需要程序员自己申请,并指明大小,在C语言中使用malloc函数申请
p1 = (char *)malloc(10);//注意p1本身是在栈中的,字符指针p1只是指向了这块空间
申请后系统的响应
栈:只要栈的剩余空间大于所申请的空间,系统将为程序提供内存,否则将报异常提示栈溢出
堆:操作系统中有一个记录空闲内存地址的空闲链表,当系统收到程序的申请时会遍历该链表(堆链表),寻找第一个空间大于所申请空间的堆结点(堆链表中每个堆结点都记录着一个空间),然后将该结点从空闲链表中删除,并将该结点的空间分配给程序。另外由于找到的堆结点的大小不一定正好等于申请的大小,系统会自动的将多余的那部分重新放入空闲链表中。
申请大小的限制
栈:在Windows下,栈是向低地址扩展的数据结构,是一块连续的内存的区域。也就是说栈顶的地址和栈的最大容量是系统预先规定好的,能从栈获得的空间比较小,一般为2M。
堆:是向高地址扩展的数据结构,不是连续的内存区域,这是因为系统使用链表来存储空闲地址的,自然不是连续的。链表的遍历方式是由低地址向高地址,堆的大小受限于计算机系统中有效的虚拟内存。由此可见堆获得的空间比较灵活,也比较大
申请效率的比较
栈:由系统自动分配,速度较快。但程序员是无法控制的。
堆:是由alloc分配的内存,速度比较慢,而且容易产生内存碎片,不过用起来最方便。对于堆来讲,频繁的new/delete势必会造成内存空间的不连续,从而造成大量的碎片,使程序效率降低。
存取效率的比较
栈:是极其系统提供的数据结构,计算机在底层对栈提供支持,分配专门 寄存 器存放栈地址,栈操作有专门指令,速率比较快
堆:由C/C++函数库提供,机制很复杂。所以堆的效率比栈低很多。
堆和栈中的存储内容
栈: 在函数调用时,第一个进栈的是主函数中后的下一条指令(函数调用语句的下一条可执行语句)的地址,然后是函数的各个参数,在大多数的C编译器中,参数是由右往左入栈的,然后是函数中的局部变量。注意静态变量是不入栈的。当本次函数调用结束后,局部变量先出栈,然后是参数,最后栈顶指针指向最开始存的地 址,也就是主函数中的下一条指令,程序由该点继续运行。
堆:一般是在堆的头部用一个字节存放堆的大小。堆中的具体内容由程序员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