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是我老师说凌晨三点写的,然后发给我的时候,是五点五十一分,从未想到王老师会给我写这么多,这些文字至少需要半小时多吧,在我的印象中,老师很少写这种,也许是我从未看到过老师的文笔,真的是从上学认识到现在,第一次见识老师的文笔,而且还是在我的刺激下,写出了这么一篇真实的关于自己的一路成长。这让我真的对我的老师有了不一样的认识,虽然今天我们又吵起来了,观点的不一致性,导致我们有些鸡同鸭讲的感觉,但这不阻碍我们之间的师生之情,以及我们都得彼此的用心。
看了你的随笔,感觉很惭愧…深知你的好意与自己的懒惰,也深知那些理论的庞大和无力。因为路在脚下,差的不仅是鞋尖的方向,还有“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实践。你对老师的苦心与回报,让我很是感动,我记得从教书多年后,我曾有过这样的感叹,“虽然不能桃李满天下,但是我的小花园里也是硕果累累!”多年来,看到一个个孩子手捧录取通知书的喜悦,家长感激我改变孩子命运的时候,我才欣慰于用心教学的辛苦。人之本性如此,不骗不坑更是掏心掏肺,所以看到他对我的怀念,甚感欣慰。
再说育儿,我是80后,新中国初批独生子女,从小我们就被称作“小公主小皇帝”。可是,从小双职工家庭中成长的我们,从小就是大的带着小的跑,楼前楼后的捉迷藏。上学放学排着路队回家,即使忘带作业,老师都会豪不留情地让我们回家去取,所以跑回去几次后,我就再也不会忘带作业了。晚上放学我们都会主动先完成作业再玩耍,因为大家都是这样干,快点写,小伙伴还等着玩呢!所以童年是快乐而短暂的…
直到年轻我的当了妈妈,第一个心愿就是让我儿快乐成长,将来拥有厨师等有一技之长的工作。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干。从小带着他玩,没有任何学前知识储备,所以进入一年级后,孩子每天都在我的咆哮声中完成作业。一写作业就肚子疼,一做口算就小鸡鸡通,医院也去了,药也吃了,作用不大。现在孩子初三了,我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失控局面,咆哮不仅无济于事,甚至适得其反。其实人都是遇到事,才会剖析反思自己,为的就是及时止损,所以我开始需求各种专家的帮助。我父母那代人整天忙于两点一线的全家生存问题,全力解决吃饱了不饿的问题,这样就是好家长。所以我小时候很少有抑郁成疾的孩子,考的好了才能拥有一双梦寐以求的李宁鞋,这是多大的精神刺激啊!现在的孩子根本不能体会。这就是代沟。所以各路大咖育儿经学习之后,我明白了一个道理,现在的孩子已经丰富了物质文明,他们需要的是精神文明,而父母的理解是与他们并肩的基础。
当初我因理解云志良苦用心,立下flag,誓要看完他送我的书,但是我想说,书的内容未能与我产生共鸣。首先我先承认我的懒惰,还有就是茶米油盐的身不由己,被他称之为借口,所以他每次激励我的时候,我也为我的拖沓惭愧。直到他一次次的为我分享他帮助人那些笔记,说实话,我内心是抵触的,因为我内心固执的认为,一个都没成家的跟我分享读书,都是纸上谈兵!他能感受我的抗拒,我也明白他的用心,但是我们还能交流,源于我们彼此的真诚。
这些年来用心对待每个高中学生,他们感受我的真心后都能接受我的教导,所以这也是我一直困惑的原因,就连没有血缘的学生都能听我的话,为啥自己的亲生儿子却听不进去呢!在此我就不再赘述我的育儿经了,我只想告诉你,我没有间断学习,各路大家汇聚经验,取其精华融会贯通,我也时常调整态度,降低要求,反思自己,换位思考。请你放心!生活确实有很多身不由己,既是现实也是借口。
看了云志对我的回忆部分,我也感慨于教育的真谛,释然了很多,纵观人生路漫漫,学会学习,才会受益一生,人有了学习的动力才会蜕变,学到老活到老,才是教育的本真,我们都不要急于一时的收获,年年花满枝头才是现实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