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人的差别大到你无法想象。
我是一个不善于聊天的人,除了围绕明确事情展开一段交流外,我不会主导话题,几乎所有的情况下,都是以一个听众的角色自处。但是最近这两年,我越来越意识到一种本领恐慌,这让我非常内耗。具体来说,就是觉得自己人生浅薄,眼界狭窄,大脑空空,没有任何有价值的表达和输出。
偶然的机会和一位校长同行,这个学校是最近几年才建成的新校,但是工作做的很出色,在科学教育方面的做法甚至很超前,已经跃然成为了当地的标杆和旗帜。我很少有的开口问她,是怎么想到从这个角度来打造学校的特色亮点的?这位校长立刻打开了话匣子,给我讲他们当时是怎么想的,怎样做的,说了很多,我看着他眼睛里洋溢的是一种光亮的神采,我很羡慕,我觉得他在干一件自己喜欢干的事情,而且是有意义的事情,他一定很开心。我为这所学校庆幸,也为这所学校里的学生庆幸。尤其在他说到,有一次上级领导来校检查,结束后对他说了一句话,说他们学校的孩子们眼睛里都很有神采。我听了之后,更是肃然起敬,在我看来,这是一句很高的评价啊。一个能让孩子们精神面貌昂扬向上的学校,不用说,我都觉得这所学校错不了。可是,仅此而已,我表达不出更多的内容,甚至会因此自惭形秽,再次对我自己的工作进行一番审视,哈,我每天都在干什么啊,哪怕我也在兢兢业业的完成工作要求,但是完全找不到价值和意义,虚度时光,甚至不足以攒下一份足以让我自信的底气。我能感觉到,讲完这些后,对方兴致寥寥。
和一位小我将近十岁的新人聊天,原本以为,就是一个没有任何工作经历的小孩,可是,短短几分钟,我再次察觉到人和人之间的参差,虽然对方年龄小,但是无论是家庭背景,还是生活阅历,甚至在思想深度层面,远不是我这个看似工作了十年,但还是像一只无头苍蝇一样胡乱扑棱找不到坐标和方向的人可以比拟的。
一直以来,我都很羡慕善谈的人,我觉得他们都很自信,可以很轻松的说出确定的话,比如,什么东西很好吃,什么东西很好用,这个我觉得应该是这样,而不是那样......我几乎很少说出百分百确定的话,我总是小心翼翼,觉得感受是自我的,而我并没有尝试太多,所以我说不出极致的最,我讨厌这种小心翼翼,更讨厌这种被内耗。以前,我以为我这种是内向,我自我安慰,性格没有好坏之分,可事实上,性格虽没有好坏之分,但是却有更受欢迎一说。我并不希望多么合群,可也不想被边缘化。我害怕自己脑袋空空,我坚持学习,阅读,可是,迫不及待的输入,并没有解决我的问题,我越发感觉到自己的贫瘠。
像我这样的人,应该如何自处呢?我在寻找一种自洽,一种内心冲突的缓冲地带,一种高获得的配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