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回 边疆治理·缪氏五代守交州

        列位看官,却说缪氏在交州,自缪武枭起,已历五代,成了名副其实的"交州守护者"。此时的交州刺史是吴国人陆胤,他与缪氏合作,将胡汉共治推向巅峰——州府衙门里,汉族官员与胡族首领同堂议事,公文皆用胡汉双语,连刑狱卷宗都要同时记录胡俗与汉律。

        缪大瞌的曾孙缪道耲,此时担任交州胡汉屯田校尉,他在爱州推行"三三制":三成土地种汉稻,三成种胡麦,三成留作共耕试验田。每到秋收,汉稻的清香混着胡麦的麦香,飘满爱州城,胡汉百姓抬着各自的收成,在双庙前举行"胡汉丰收大市",互通有无,欢笑震天。

        列位看官,缪氏治理交州,最绝的是"胡汉轮值制"——每月初一,汉族里正与胡族渠帅轮流坐堂,处理百姓事务。有一回,骆越人投诉汉人抢占坟地,汉族里正按汉律要治罪,胡族渠帅却道:"按骆越俗,坟地需留三棵榕树,可让汉人赔偿榕树树苗。"双方协商后,汉人不仅补种榕树,还帮骆越人修缮了祖坟,从此成了好友。

        东吴末帝孙皓在位时,曾想在交州推行"去胡化"政策,派官员焚毁胡族神龛。缪氏联合士氏政权,发动胡汉百姓请愿,连汉族士绅都道:"胡汉共治,乃交州安定之本,不可废也!"孙皓无奈,只好作罢,反而赐缪氏"胡汉双印",上刻"交州胡汉,一体共荣"。

        列位看官,缪氏在交州的影响力,连曹魏都忌惮三分。当年邓艾伐蜀,特意绕道交州边境,却见缪氏的屯田军壁垒森严,胡汉骑兵往来巡逻,竟不敢进犯。邓艾在军帐中叹道:"缪氏在南,如铜墙铁壁,吾虽善兵,难越雷池一步。"

        却说西晋统一后,缪氏与时俱进,在演州港设立"胡汉互市监理署",由胡汉商人共同管理关税。大秦商人安敦的孙子安尼奥来此经商,发现这里没有其他港口的胡汉歧视,兴奋地在羊皮卷上写道:"在演州,我看到了罗马与大汉的影子,却又比它们更包容。"

        列位看官,缪氏五代守交州,靠的不是武力,而是人心。但随着五胡乱华的序幕拉开,中原士族大量南迁,交州即将迎来更大的挑战——这些南迁的士族,能否接受胡汉共治的局面?且说有个叫谢安的年轻士族,带着族人来到爱州,竟要求单独设立汉族聚居区,缪道耲该如何应对?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