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之洞生前最后一句话“一生的心血都白费了!”,但后人评价很高

上文说到张之洞对朝廷已是心灰意冷,收到一封信后就病了。这封信实际上是一封请愿书,是由湖广会馆呈上来的。这封请愿书是指责张之洞的幕僚陈衍设立铜元局,大搞恶性通货膨胀,使湖北物价年年上涨,百姓必需品已上涨十倍之多。要求杀陈衍以谢鄂民。下面是密密麻麻的几十个签名,头一个就是“蕲水汤化龙”。

张之洞看完后是又生气又委屈。汤化龙还是张之洞之前看好的人,没想到居然带头做这样的事情。这封信表面上在说陈衍,实际上是指责他张之洞。想起自己在湖广任上十九年,为湖北洋务事业惨淡经营,呕心沥血,为支付洋务的庞大开支才设立铜元局,所获之利分文未取,全部用于国计民生。到头来不仅不被理解,反而被人骂为祸国之灾、残民之贼,要说委屈,还有比这更大的委屈吗?

张之洞看完这封请愿书,一口气没上来就晕倒了。醒来后,张之洞认为这是汤化龙从日本学成回国后,想当咨议局局长,为了迎合百姓对物价的不满,树立自己的好口碑而故意否定张之洞在湖北所做的一切。信中说言不见得就是真的。但张之洞也没有十足把握,他派人去湖北调查一下实际情况,看是否如请愿书中所言对百姓的生活有如此严重的影响。

调查的结果,对张之洞是当头一棒,确实如请愿书中所言,百姓生活困苦,必需品上涨十倍不止。张之洞开始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否真的全是利国计民生的实事?自己是国家和百姓的功臣吗?

正当张之洞陷入自我怀疑的时候,又一个消息打击了他。严复在天津的报纸上发表文章,批评张之洞《劝学篇》中提出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不通。严复认为体与用不能分开,比如说有牛之体乃负重之用,有马之体乃有致远之用,未听说以牛为体,以马为用的。严复的文章把张之洞学术方面引以为傲的成绩也给全面否定了,从逻辑学上证明“中体西用”就说不通。

张之洞风烛残年已经没有气力去争辩了,他也认为从严复的角度来分析“中体西用”确实不通,但在中国不用“中体西用”的思想方法,如何调和新旧两种体系学问?

不好的消息不止于此,报纸上开始大肆赞扬盛宣怀办洋务的成功,并批评张之洞办洋务的衙门作风、内部混乱、腐败成风等问题。张之洞内心承认盛宣怀办洋务有本事,但是作为湖北洋务的创办人,他张之洞就没有任何功劳吗?难道就全是错误吗?张之洞有一种极大的委屈感,这种委屈感让他痛苦,也使他灰心。

更令张之洞痛心的消息还在后面。同盟会的重要领导人黄兴公开表示要给张之洞发一个大勋章,以奖励张之洞对革命的重大贡献:一是,张用官费送三千多名湖广学生去日本留学,此中半数都成为了革命党人,这里面就包括黄兴自己;二是,张建造的汉阳枪炮厂为革命准备了充足的武器。

张之洞没想到,他辛辛苦苦想着为国家培养人才,最后居然大部分都成了革命党,他为了强军建造的兵工厂,最后也被革命党所利用。

这样看来他一辈子辛辛苦苦为了富国、强军、利民所办的事基本上都成为了笑话,在学术上的观点也被人证明是矛盾的,是不能成立的。这些接二连三的坏消息,不断地打击着张之洞,使他的身体迅速垮掉,宣统元年八月二十一日,张之洞在家中逝世。临终前说的最后一句话是“一生的心血都白费了!”。

虽然张之洞认为自己的一生心血都白费了,但“天道酬勤”,张之洞所做的一切都以他想不到的方式发挥了富国、强军、利民的作用。毛泽东评价张之洞“讲到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孙中山评价张之洞“以南皮(指张之洞)造成楚材,颠覆满祚,可谓不言革命之大革命家”。2009年武汉在张之洞辞世一百周年之际举行隆重的纪念仪式。这也算是后人对张之洞一生功绩的肯定。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张之洞》上中下三本总算看完了,一个字,累!官场太复杂了,求人办事,只要利益到位,邻居他儿媳远房大姑的妯娌家...
    古月成成阅读 976评论 1 10
  • 表情是什么,我认为表情就是表现出来的情绪。表情可以传达很多信息。高兴了当然就笑了,难过就哭了。两者是相互影响密不可...
    Persistenc_6aea阅读 126,287评论 2 7
  • 16宿命:用概率思维提高你的胜算 以前的我是风险厌恶者,不喜欢去冒险,但是人生放弃了冒险,也就放弃了无数的可能。 ...
    yichen大刀阅读 6,122评论 0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