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若悬河一下
世间万物都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事物。
比如普通防盗门的钥匙,平时它只是用来开锁的。偶尔取到快递就可以用它划开包装,划开纸箱上的胶带。没有螺丝刀的时候,你可以用它拧开螺丝。危险的时候你甚至可以用它防身,它极有可能救你一命。被称之为钥匙的物件在不同的场合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他是做什么的完全取决于你怎么使用它。
在比如一个别墅的主人雇佣了一个保姆来打扫别墅。一天保姆偶然发现别墅地板缝隙变大了许多,周围还有许多碎木头。于是保姆决定找到凶手,终于它在晚上发现了凶手。是一只刺猬,它正在扒开地板吃里面的虫子。保姆发现凶手后用铁铲打死了刺猬,她成功的保护了别墅。第二天吃饭的时候他把事情告示了别墅的主人。但是别墅的小主人听了后却哭了起来,因为小主人不久前养了一只刺猬,半个月前跑掉了。小主人责怪保姆杀害了刺猬,说保姆是杀害朋友的凶手,要爸爸开除保姆。但是爸爸并不想开除保姆,爸爸知道保姆只是在保护别墅。爸爸告诉小主人保姆做的并没有错,他只是在保护别墅。但是妈妈不满爸爸的做法,妈妈认为保姆太暴力了,不能让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这样会让孩子变得暴力。他们发生了争吵。保姆不想让他们的家庭变得糟糕选择了离开。保姆的离去缓解了别墅里的紧张气氛。但是他们不得不在花心思去找一个保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并没有绝对的对与错。从刺猬的角度来说它只是在找吃的,不吃东西就会饿死,并没有错。但是在保姆的角度来说它就是在破坏别墅。所以保姆杀死了破坏别墅的凶手,保姆也没有错。从小主人的角度来说保姆就是杀害宠物的凶手。小主人要为宠物复仇,开除保姆,小主人同样没有错。爸爸知道保姆在保护别墅,所以向小主人解释保姆为什么这么做后遭到的妈妈的不满,因为妈妈认为保姆太暴力了,孩子再这样的环境下长大会变得暴力,所以决定开除保姆,同样也没有错。但是为什么刺猬会死掉而后保姆选择也离开,他们还要花心思去找新的保姆呢?因为在不同的人眼里对与错是不一样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见解。立场的不同导致了这场纷争。你认为对的事情别人眼里可是能错的,你认为错的事情别人眼里有可能是对的。
回到现实中来。
在我们还没出生的时候,我们无法做任何事情。一切全部由外界来决定。
刚刚出生的时候,我们依然无法做事,一切依然由外界决定。但是不同的是,刚刚出生的我们有的是健康的,有的确不然。
“人”的观念在我们幼年的时候开始形成。健康的孩子与残疾的孩子,穷人家的孩子与富人家的孩子,战火里的孩子与和平中的孩子。他们的经历与思维方式以及后天的教育塑造了他们心目中的“人”。富人家的孩子会得到更加舒适的成长环境。即使是残疾也会用相应的方法去弥补。而穷人家的孩子成长环境往往没有富人家的好,残疾的孩子往往只能顺从天意。战火中的孩子往往在想着如何活下去。他们心中的“人”便在这个时候开始形成,形成了他们独有的“人”
少年的时候“人”在我们的心中已经逐渐成型。不同环境下的少年有着不通的经历。出国游玩的,出国留学的,在国内游玩的,在国内上学的,搓学在家的,工地打工的,厂矿上班的,种地的,拿起武器保卫家园的,被赶出家乡在外流浪的等等。这些经历与他们独有的思维方式加上他们所学到的东西混在一起凝固成了他们独有的“人”
成年的时候“人”已经基本成型。不同环境下的我们依然有着不同的经历。游玩的可能成为了自由职业者,在上学的可能找到了一份理想的工作,也可能没有找到。其他的人有的可能当上的包工头,厂矿老板,有的有了温暖的家,有的还在为了保卫家园而战斗。有的靠着家里的基业做起了各行各业的老板。有的成为了职业里面的佼佼者,有的依然在打工。还有的失业在家啃老本。此时他们心目中独有的“人”正在不断的成长中
中年的时候,我们的“人”已经形成。不同的是,这个时候我们的事业不仅仅依靠于父母给予我们的,多半取决于我们自己的能力。我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小时候家里条件好的,现在不一定好。家里条件不好的,现在可能好了起来。在人生的后面几个阶段里,有的人内心的“人”在不断的成长,升华。有的则停止不前。
导致这一切的是什么?是我们的实考方式以及后天的教育。
有句古话说见多识广。看见的多了,经历的多了,阅历自然就上去了。然而出国留学的学生不一定比在国内的学生能力强。看见的再多经历的再多,不去思考也是徒劳的。看见的少,经历的少。若去认真思考的话,则可以感悟到另一番天地。
比如信仰佛教的人大多都知道佛教中有众生平等之说,食肉者与杀生者同罪。所以很多信仰佛教的人不吃肉。但是我们来想一想,植物不也是生命么,为什么吃植物不犯罪。佛教中固有众生平等一说,为什么植物与动物差距这么大?我猜测应该是佛教在几千年的传播中某一环出现了偏差,导致人们误解了其中的本意。而人们口口相传很少有人去思考才出现了现在的佛教。我们听到的东西可能是一样的,但是思考者会比不思考者多出一些感悟。佛教作为信仰的一种,你可以任意去理解它参悟它。它本无型。有型的是“人”。就像害虫与益虫,对人类有意的被定义为益虫,反之则被定义为害虫。其实他们都是大自然中的一员,本没有区别。只是人类给他加了一个光环而已。
有一天我看见一条搁浅的鱼。我把它推回到水里便可以救它,带回家中则可以吃掉它或者养起来观赏。也可以不管它,顺其自然。这使我想到如果我们也像那条鱼一样遇到了困难该怎么办。我们应该如何让别人在我们困难的时候愿意帮助我们。我想答案自然是我们先去帮助别人。帮助的人多了在我们困难的时候就会有人来帮助我们。但是帮助什么样的人或事就要仔细思考了。帮助一个人的同时可能就会得罪一个人或者很多人。什么样的人该帮什么样的人不该帮,什么时候该做什么样的事心里要有数。比如你的一个朋友的家人生病了没钱医治,你的朋友把集体的资料拿去换钱为家人看病,途中被你发现了。这个时候该怎么做就看你心中的那个“人”了。
谈了这么多,那么如何做“人”呢?我想已经有朋友得出自己的答案了。不同的人内心中对“人”的定义有这天壤之别。他们的经历,思维方式以及后天的教育塑造出了他们内心中独有的“人”。只要做好自己心中的那个“人”就好了。
但是不得不说的是大难临头时要把人类的利益放在前面,其次是国家。
********************点击这里可以看到作者的其他文章********************
********欢迎转载,转载请标明出处********
浅谈如何做一个“人”
最后编辑于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认知失调就像过敏反应一样,不触及到具体问题产生认知紊乱是不会意识到认知隐藏的问题和需要升级的点。我相信大家都在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