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读《中庸》要点梳理

1.什么叫中庸?

一,顺乎天性(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遵循天所赋予的禀赋做人做事(正道),并修炼正道)。二,中庸就是分寸,就是平衡,没有“过”,也没有“不及”。保持淡定,从容。可以“以物喜,以物悲”(颜淵死,孔子也哭之恸),但喜怒哀乐“发而皆中节”,是“和”的。

2.常人难以企及中庸的完美境界。“君子依乎中庸,遁世不见知而不悔,唯圣者能之。”~~君不见我们身边,要么志得意满趾高气扬,要么怀才不遇落落寡欢。安于寂寞,安守中庸,圣人可为。但常人可不可须臾离地修道。

3.子路问强,孔子的回答可以一句总结:中庸之道,也是道德发展第六阶段“无论环境如何,我有自己的一套准则并奉行不悖”。

“国有道,怎么做……国无道怎么做……”(论语里也提到“邦有道~邦无道”时,君子怎么做)

4.为政之道九条,多数死在一二六条(修正己身,尊重贤人,爱民如子)。

5.普天之下,关系是焦点。处理好和“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五种交往,靠三种基本德行:智慧,仁爱,勇敢。

6.各人造化不同,体悟时间不同,实施方式不同。有些人心安理得去实行,有些人为了利益去实行,有些人需要勉强才能实行,但等到成功,都是一样。

7.修“中庸之道”关键在一个字“诚”。

8.“诚”的解读:一是“真”(不需勉强而合);二是“实”(行),去学,去干(人一我十);三是“成”,成就自己的人格叫作“仁”,成就万事万物叫作“智”。

9.修道难点:君子慎其独也。“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第一章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yú)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
    后山柴同望阅读 13,042评论 2 4
  • 原文: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
    小林大为阅读 4,472评论 0 11
  • 朱子版共三十三章,朱熹认为此篇乃孔门传授心法,子思(孔子之孙)恐其久而差也,故笔之于书,以授孟子,其书始言一理,中...
    玉莲子阅读 5,732评论 1 2
  • 和他相识是在高考失败后二战的那年,第一次见他便觉得班里竟然有这么好看的男生,就和他多说了几句话,记得那是中秋节。后...
    星空22阅读 1,657评论 0 0
  • 我是一个北方人,来到南方生活,最大的不适应不是天气,不是饮食,而是没有午睡! 从小到大生活在北方,中午一直是有午休...
    娴静如水阅读 4,529评论 1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