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古尔浪洼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事情?
公司有一份非常重要的工作职位给你,薪水不错,也很有发展前途,但美中不足的是,这份工作需要你长期外驻,你家在广州,却需要你去上海工作三年。而此时,你的小孩子刚刚一岁半,你非常想陪着家人,但如果你去上海的话,就需要全家总动员?
对,这就是人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抉择时刻。在选择时,可能你在得到一个机会的时候,就得牺牲一些东西,比如,你要得到这份工作,要么就要忍受与家人两地分居,要么可以全家都去上海,但你的经济负担就会很重,家人无法过原来质量的生活。
这种选择是不想很艰难?
是的,确实很艰难,但你又不能不选。
实际上,选择也是一门学问。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很多人会教给我们技能,交给我们工作方法,但却很少有人会教给我们选择的技巧。
那到底选择有没有原则和方法,有没有技巧可以学习呢?答案是:有的。美国有位著名的成功学家,叫史蒂芬·柯维,他在一本叫《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专门提到了选择的方法。他给出的方案是:“以终为始”。
何为“以终为始”?简单而言,就是指,以最终你想达成的结果,倒推来作为你出发的目的。这听起来虽然是个简单的方法,但是,很多人却从来没有意识到过。
“以终为始”,活出不后悔的人生
我们要去哪里,一般出门前就已经明确了,然后再根据要去的目的地,查清并选择走哪条路,去,才不会走冤枉路。
但当我们面对人生中的各种抉择时,却常常缺乏类似的思考模式,很多人往往是见招拆招,随意选择,结果变成了盲目地随波逐流。
比如常有刚大学毕业参加工作的人问我,我不选喜欢自己的工作,怎么办?这个答案我答起来真的很轻松:1、换工作;2、想办法让自己喜欢上现在的工作。
我之所以能答的这么轻松和简单,并非我站着说话不腰疼,而是我将这两个事情想的很清楚。
诚如俞敏洪所说,人生两件事最重要:一是做一份自己一辈子喜欢的工作,二是组成一个自己一辈子都喜欢的家庭。
一辈子喜欢的事情,不是一次就能找到的,所以一开始就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当然太难,也不太现实。但是,既然是自己一辈子要面对的工作,确实应该选择自己喜欢的。如果自己实在是不喜欢,那就换掉,越早越好,相对于漫长的人生来讲,刚开始时改弦易辙,是成本最低的。如果等你工作了很多年之后,回头再抱怨自己因为不喜欢自己所从事职业和工作,要从头再开始,那成本就太高了。
如果自己下不了决心更换工作和职业,那么,就重新培养自己的兴趣,让自己喜欢上自己的工作和职业。坦白而言,所有的兴趣都是培养出来的,而不是天生就有的。同样,当自己清楚意识到这点,并确认自己无法承受改换工作和职业的损失和代价时,培养出自己对职业的兴趣,并真的喜欢上工作是代价最小的选择。
在这里,我所采用的选择方式,就是以终为始。你工作的目的,除了养家糊口,也是为了挖掘和发挥自己的兴趣特长,为自己未来的事业打基础,那么你的思考点,自然也从这个角度出发。当然兴趣的培养,也可以与工作、职业分开,工作是工作,兴趣是兴趣,但无论如何,你要记住,一辈子,你至少要为工作付出人生一半的时间和精力,所以一定要选择好,最好是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而不是潦草选择,一辈子抱怨。
工作上是如此,人生的其它选择更是如此。我们唯有先确认人生目标,才能引领自己走向正确的方向。这种以“终”为开始的“人生设计”做法,也叫做“愿景”。一开始就有愿景的人生,比什么都没规划就开始的人生,会更加充实和精彩,也会相对从容和更有价值。
重要的人生选择,应该通过管理逐步完成
实际上,所谓的“以终为始”,从更简单的角度讲,就是要先构思,后行动。
史蒂芬·柯维认为,所有事物都是经过“两次创造”,也就是说,任何一件事情,我们会先在心中构思(心智创造),然后再付诸行动(物质创造),例如推出新产品前,我们会先进行市场调查,才进行产品设计。
两次创造的最大差异,在于核心功能上的不同。心智创造阶段,需要的是“领导”,也就是思考目的,确认为达目标我们应该做什么事;第二阶段的物质创造,则需要“管理”,也就是为了做到该做到的事,我们应该如何安排时间和作业顺序。
柯维认为,很多人只重视管理,往往忽略了领导,于是一味埋头于强化效率与技巧,却没去探讨做这些事的目的,到底是要将自己或他人带往哪里。
回到我们一开始谈到的选择,如果真正明白了“以终为始”的原则,清楚自己的目的是什么,那么做出选择其实相对要容易的多。如果,你是以生活和家庭为中心,那么你可能会选择不去上海工作,如果你是以事业为中心,那么你就应该选择去上海工作。
这里面没有所谓的唯一正确的选择,只有相对你的原则和目的而言,最佳的选择。
在现实中,面对任何一件事情的时候,无论是判断还是选择,我们都是以原则作为生活的中心,每个人考虑的因素不同,选择也会不同。但无论如何,选择都应该以自己的原则为核心,才能依据它在各种情况下选择自己应该采取的行动。让所有的选择背后,都有一致的中心思想和原则,从而避免受他人与事物的影响,从而摇摆不定。
坚持自己的原则,过好自己的人生
要想做好“以终为始”这个原则,应该以自己人生的最终目标和理想为参考,通过确立人生的方向,理清自己的目标,然后落实在具体的每一天,从而来成就自己的人生。
这样的人生计划,我们可以称之为“人生剧本”。这个剧本理应由自己来写,但实际上,每个人都会承袭来自他人的要求,比如父母的期望,组织的规章制度、朋友的托付等等,常常反而失去了自我,无法自主做自己想做的事。如果我们要想过好自己的人生,必须学会排除外来不合自己意愿和期望的各种制约,以对自己的生命负责的态度,来撰写(或改写)自己的人生。
过好自己人生的最佳方法,就是为明确自己的愿景和使命,理清楚什么事对自己重要,什么事不值得自己投入精力和时间去做,从而找到自己的发展方向。而要确立好自己的使命和愿景,首先就要确立好“什么是自己的生活重心”。
人的行动,会因为重心(最优先事物)的不同会有所改变。例如,面对临时加班,以家庭为重的人可能会拒绝;而以工作为重心的人,则会欣然同意;以钱为重心的人,则会视加班费的多少来决定。每个人的生活重心不同,所采取的方式和选择也会不同。但无论如何,都应该以自己的“原则”为依据。
所谓原则,就是自己重视并秉承的价值观,例如公正、诚实、负责任等等。有了原则,我们才能保持客观的态度,才能从整体的角度衡量,做出主动、不后悔的正确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