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就点上方蓝字关注吧!
“一生当中,你会碰到许多混蛋,他们伤害你,是因为他们愚蠢,你不必因此回应他们的恶意,世上最糟的就是自卑和报复心理。永远要维持自尊与诚实。”
“当我们害怕的时候,我们就丧生了所有分析和反省的能力。恐惧使我们麻木。而且,恐惧也一直是所有独裁者压迫民众的原因。”
“只有当不幸还能承受的时候我们才会愤愤不平。一旦超越了这个限度,忍受无法忍受的痛苦的唯一办法就是一笑置之。”
——《我在伊朗长大》
“外婆,你总是很好闻,你怎么办到的?” “我每天早晨都把新鲜的茉莉花放进胸罩里,这样我总是很好闻。”
“太棒了!” “玛赞,你永远都要忠于自己,无论何时何地。”
《我在伊朗长大》是由索尼经典公司于2007年6月27日推出的一部动画电影,该片由文森特·帕兰德与玛嘉·莎塔碧共同执导,基娅拉·马斯特洛亚尼、凯瑟琳·德纳芙等担任主要配音。
该片根据玛嘉·莎塔碧所创作的同名绘本小说改编,影片通过9岁女孩玛莎讲述了伊斯兰革命时期的故事。
镜头在机场展开:一位在机场准备登机的伊朗独立女性,她整理好自己的头巾,在侯机椅上,点了一根烟。
看着面前欢跳的孩子,她的眼中透露出来了一点欣慰,慢慢的她联想到到了自己的童年。
......
9岁的玛莎对世界的一切都是那么的好奇,她迫不及待的想知道一切她所好奇的事,正处于革命变动时期的伊斯兰,正符合了玛莎的好奇天性。
当群众起义推翻沙王朝时,玛莎却认为沙赫是君权神授,可悲的是由于学校的教育,孩子们的思想已经被垄断,接触到的只是片面的,死板的知识。
当玛莎的父亲将那一段历史娓娓道来讲给玛莎听后,玛莎便也加入“起义”的行列中——用她自己的方式。
年幼的玛莎接触到了许多父亲的革命同志,也同样见证了他们为革命所献出宝贵的生命的壮举。
其中许诺叔叔的死对年幼的玛莎影响最大,两只由面包屑做的白天鹅,成了许诺叔叔留给玛莎的遗物。
伊朗革命的失败使伊朗人民失去了民主的希望,社会动荡不安,人民日渐保守。
九岁的玛莎早熟、敏感,她聪明地瞒过官方爪牙,迷上了西方朋克乐队和流行音乐,沉浸在自己的世界。
慢慢的,玛莎的反抗便表现在了课堂之上,顶撞教师,公然支持革命。
玛莎越来越大胆的行为让父母担心不已,她14岁那年,被父母送到了维也纳上学。
这是玛莎第一次远离家乡,父母,亲人,玩伴,也是玛莎第一次接触到在家乡接触不到的自由。
身在他乡玛莎体会到了孤独的滋味,当她的朋友在圣诞节回家团聚时,这更是提醒了玛莎孤独的事实。
然而这对于经历过大革命的玛莎来说,算不上什么,她毫不退缩,终于克服了孤独,甚至还有了爱情的体验。
可惜好景不长,玛莎的爱情并不长久,对于经历过战争都没有放弃的玛莎,在两次爱情的挫败中变得颓废。
玛莎
走投无路的玛莎最终还是回到了家人的身边。
这一晃就是10年,10年玛莎经历的太多太多,父亲在机场的一句“哦,抱歉,我都没有认出你。”让我泪目。
回到家乡的玛莎并如想象中那样轻松,10年的时间让玛莎变成了在家乡的异客。
玛莎进入艺术学校并嫁作人妇,她仍然没有改变自己仗义执言的个性,继续针砭时弊。
后来的玛莎逐渐意识到自己虽然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伊朗人,但她实在忍受不了这个国家,于是她便决定前往法国。
尽管玛莎有自己令人心痛的童年,但现在的她依然追随自己的意志,去寻找属于自己的自由。
影片中有一个片段令我久久不能忘怀,当嫁为人妇的玛莎想要分开却害怕社会的流言蜚语时,她的外婆教导她要追随自己的内心,不要太在意他人。
是啊,当今的社会有何常不是,太过在意他人的眼光,而迷失了自我,拖着被生活重压的躯壳活着。
公众号ID:恒恒畅谈
你的关注是我创造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