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神贯注”的状态是什么样子?

个人很喜爱“全神贯注”的状态,看一本书,做一件事,可以全身心地投入进去。但是这种状态经常是很微妙的,难以抓住,就像如何睡着这件事一样,越是用力,可能越是南辕北辙,而越是放松,越是容易达到。

我之前有时候会去研究如何可以达到这样的状态,但是经常是聪明反被聪明误。之前还在上学的时候,很喜欢看书,当时觉得,应该说“全神贯注”的状态,就是眼里,脑海里,只有这本书的内容吧,于是很傻的想要硬生生地制造出这种状态,比如让自己只盯着这本书,不要想周围那些无关的东西,殊不知,其实这个举动,其实是徒增很多杂念,而真正的全神贯注,应该是无意识的,自然而然的,制造全神贯注的状态,和制造睡着的状态一样荒唐。

另外,一般进入全神贯注的状态,或者在思索一个问题,或者在阅读一本书籍,或者在撰写一篇文章,这个时候一般表现出来的是一种发呆的状态。关于这点,我同样做过一些比较傻的聪明反被聪明误的举动。我一般比较注意形象,比如在办公场所,或者之前在学校里面,总觉得要表现得比较精明能干的印象,才是应该的,而这往往和全神贯注做一件事情所表现出来的那种类似发呆的状态明显不同,而我又硬生生地表现得“神清气爽”的样子,而又想投入进全神贯注的状态,因为这两者不可兼得,经常会搞得疲惫不堪。

其实,后面这一种情况,我觉得是我自己的弱点所造成的,总喜欢活给别人看,太在乎自己在别人眼中是什么样子,所以连“全神贯注”都要保持形象,有时候想想觉得甚是荒唐。前几天,看到朋友圈里一个好友分享的一段话,比较认同:

人越是怕丢人,就越是在乎别人的看法。越是在乎别人的看法,就越是会忽略自己的感受。越是忽略自己的感受,就越是像木偶一样拼命活给别人看。最后,一步一步将真实的自我囚禁在了深深的黑暗里。丢失自我,是我们找不到快乐和幸福的根源,也是一切心理问题的根源。——活着,不是给别人看的。

别人的看法有那么重要吗?我难道是为那些对我有看法的“别人”而活的吗?所以,既然喜欢做事“全神贯注”的状态,那就去享受这种状态!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