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结婚,一定要嫁给爱情

01

年初一,家里蹲。不是因为喜欢宅,而是喜欢独处。另外,我对聚餐无感,在一起吃吃喝喝对我来说,浪费太多时间与精力。当然如果和鱼宝出去,就算浪费时间,我也愿意,要把时间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

下午朋友小敏家访,顺便带着她孩子。小敏和我同龄,却已是两岁孩子的妈妈。

每逢假期或过年,她总会来看望我,无需催促。久而久之,她和我妈混得很熟了,即便我不在家,她也能和我妈聊得热火朝天。

我们有一搭没一搭聊着,每次来,她总会以老母亲的口吻感慨一句:“唉!你都这么大了,怎么还不找对象呢”?在这次的见面中,我终于给了她答案。莫担心,该来的总会来,这不,他已经来了!

随后,我向她取经,她停留数秒,郑重其事告诉我:“如果你结婚,一定要嫁给爱情,而我没有爱情。”

小敏大学毕业后,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火速结婚,我记得她告诉我婚讯时,惊讶至极。如果因为对方的财力或颜值结婚,我可以理解,但两者看似都不符合。

02

年初一过,各种聚会party约起来,走亲访友,乐此不疲。陪鱼见过他的朋友们,结婚的,恋爱的,单身的都有。

在酒桌上,尽情撒欢,喝得畅快淋漓。有不停劝酒的小宋,有一口闷的大小胖,还有老实敦厚有酒就喝的号长。而我家鱼宝就不同了,小口抿酒,一口一滴,喝不了就是喝不了,管它什么有酒必清,喝得舒服才是最重要的。

鱼向我介绍了他的朋友们。小宋在高中已结婚,我猜那一定是因为爱情,现在已是五岁孩子的爸爸。还有一对走过多年爱情接力赛,忘记叫什么名字,也无需想起他人。

今年回家,终于不再被亲戚朋友催婚。然而,饭桌上问我俩最多的问题,你们打算什么时候结婚?这个问题不止一次过问。

于是,他看我,我看他,一脸懵逼,像做错事的孩子,不知所措。遥远的不是婚期,而是对未来的规划。以后再问这样的问题,我知道该怎么怼回去了。“请问同志,红包包好了吗?”

03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是老一辈家长普遍认同的价值观。

长辈之所以有这样的观念,我觉得与父母物质与精神的双重匮乏有很大关系。他们大多出生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大多尝过贫穷与饥饿带来的苦难。

保障温饱,安稳过活,是从祖上流传下来的远大目标。

他们坚信独木不成舟,一个人生活远不如有人搭伙,风雨同舟,恰能体现婚姻的价值。

柴米油盐才叫生活,爱情又不能当饭吃。出发点无疑都是好的。可问题是,这套理论,已经过时了。

刘瑜在《送你一颗子弹》中曾写道:

我总是疑心,有多少人的婚姻是乐趣在维系,又有多少人,仅仅因为惯性。

他之所以结着婚,是因为他已经结了婚。

他之所以结了婚,是因为别人都结婚。

从众心理,也是如今家长催婚的一大原因。

别人结婚了,所以你也得结婚。别人生娃了,所以你也得生娃。

至于为什么?那无关紧要。

可是,这种从众的背后,隐藏着巨大的危险。

两个人在一起,最主要看两点:

1.有没有共同奋斗的目标;

2.聊天过程中是否感到愉悦。

凡二者皆满足,那就相爱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