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堂弟是个00后,按照年龄来算,现在正处于青春叛逆期,我叔叔和婶婶,经常被他气个半死,而他没有感到丝毫的不妥,觉得,这就是我。
听我叔说,我堂弟小学毕业考试的成绩不错,在班上能排上前2-3名,所以大家一致认为他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因此,对他抱有极大的希望。希望他可以考个好大学,为家族争光。
前段时间,堂弟中考了。成绩下来,家人一脸懵逼,总分一千多分,他考了五百多分。也就是说一百分的试卷,他考了五十分,他不及格。于是,家人将希望值降至冰点,又一致认为,他考个大学基本没戏。
对于这样的成绩,县重点高中没希望,我堂弟可以选择读职业学校,或者普通高中。对于放弃求学之路,是个小概率事件,在这样的时代,这样的年龄段,即便他很想出去闯荡,但是,面对孤独和未知的恐惧,让他不得不暂时窝在父母的保护下。
得知这样的成绩,我叔即气愤又忧虑。气愤的是他的不争气,忧虑的是他的前途。因此,我叔打电话给他,跟他说去职业学校。当时,在我叔半推半就的情况,可能就答应了。
答应了之后,就要开始选择学什么。于是,我叔从深圳回来,就四处打听哪些职校前途好。刚好,有个远房亲戚家的儿子在一所职业学校教书,得知此消息,我叔马不停蹄跑去这个亲戚家,想听听他们对此,有什么好的意见或者建议。最后得出一致结论,看在成绩的份上,我堂弟没心思读书,不如读个职业学校。
职业学校问题已经解决,初次他本人也是同意,这个应该就不会出差错了。
当我叔跟我堂弟再次确认的时候,他又说,他想去读普通高中。至于什么原因,我并不清楚,也不便详细盘问。我叔就开始大发雷霆,越骂越气,再加上我堂弟之前的种种表现,更是窒息。
我叔在电话里头跟我说,在临近中考前的一个月,怕他在考试前要买买买怕钱不够,偷偷塞了500块给他,希望他在经济上得以宽裕,不影响复习,由此考个好成绩。
结果就是,一天三餐不吃饭,饿了就买泡面和其他的垃圾食品,食品包装袋,可以铺满他的整个地板。除了出去上学,其余都是房门紧闭加反锁。对此,我婶婶一点办法都没有。我婶婶只要说他两句,要么声音比他还大,要么当他是傻逼。妇女,总归是唠叨多了一些,但是,作为一个17岁的人,多少要有点理智,明白说话、做事,有一定的底线。
我婶婶在家里上班,经常早出晚归,平时照顾我堂弟的时间很少。到他初三下学期,我叔就跟我婶婶说,不要去上班了,好好照顾我堂弟,让他集中精力学习。但,情况并没有因此而变好。
自从中考完之后,经常晚上12点之后就出门,到第二天早上回来,回来之后就一直睡到下午5点钟左右,无论是谁,都不搭理。
7月份,是农村农忙时刻。稻谷要收,收完还要把秧苗插入稻田。这个过程看似简单,却是个大工程。把稻谷从稻田收回,要及时晒干,没有晒干,过几天一包包的稻谷就容易发芽,一发芽,稻谷就废了,时间急促。所以,要求人员越多越好。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婶婶的爸妈从家里过来帮忙。反倒是我堂弟,几乎什么农活都不干。反正就是,你忙你的,我睡我的!这样的态度。
在此,我也不好去评价什么。我觉得更多是跟从小到大的教育有关。我叔,一直在外面上班,逢年过节才有时间回家,对我堂弟的管教多数都是以电话的形式。我不敢保证这就是导致教育不好的结果,但起码我可以看到一点点的教育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