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丹思心舞
【个案情况】
来访者从小到大受父亲家暴,创伤严重,但是正因为继承了母亲的逆来顺受,压抑比较深,社会功能表现正常但内心非常冲突、痛苦,在跟人交往中有时有暴力冲动但是能克制自己,更多表现为严重的紧张、失眠、惊恐、头皮发痒等躯体化的症状。
【咨询理论/技术/方法】
来访者有典型的神经症惊恐障碍,属于精神科的诊断和治疗范围,咨询师可以通过协议界定其工作范围限定在处理相关的心理问题,有关的精神障碍在精神科就诊。精神症状一般指异常精神症状、心理症状更多是认知造成的情绪反应。这个界限需要清晰把握。
对于这类严重创伤的来访者,病程长,目前选择家庭治疗的可能性不大(父亲的配合不到),建议咨询师:
1、先从舒缓压抑情感入手(创伤带来的压抑),可以用放松治疗、动眼脱敏再加工治疗等;
2、融入人本主义的态度和技术,无条件接纳、关怀和共情;
3、来访者早年创伤会带来认知偏差,会影响他面对成年人的生活,慢慢需要认知治疗干预,认知治疗不需要直接说教,而是讲什么样的认知是合理的,让内心的伤痛可以放下来;
4、后期可以尝试引导家庭治疗,让来访者与父亲和解,从根源上解除伤痛。
这样受过严重创伤的治疗往往需要50次以上的长程治疗。大脑留下的心理阴影、认知偏差都非常深,咨询目标是帮助来访者认清自己、觉察自己、建立更成熟的防御机制。
【个案概念化】
1、症状方面的诊断:从来访者症状来看是比较典型的惊恐障碍,一个月惊恐发作数次,伴随焦虑。没有确切的依据支持抑郁症。一个月之前的幻听、幻视症状,是在特定的恐惧情境下产生,但没有持续和在当下的表现,暂时不放到严重的变态心理范畴,可以不作为当下有用的症状诊断。无明显闪回和噩梦后的强烈反应,可以排除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程度。
2、人格方面的分析:人格障碍目前不明显,在日常的表现又反映出来访者与其母亲选择了压抑、合理化、回避、隔离等防御机制,来访者的“超我”发展好,选择了原谅父亲而不是以暴制暴。但过于压抑造成来访者的负能量不能往上形成情绪的发泄,便造成了往下触动植物神经,反映到躯体化的异常上。另外,随着今后面临其他人际冲突以及成家和建立亲密关系,仍然可能有暴露出潜在的人格障碍和认知偏差。
3、病因分析:父亲不懂得爱人,是受他自己的原生家庭和成长经历影响,没有习得怎么爱别人。父亲功能的缺失和对家庭的暴力破坏给来访者造成了极大的内心冲突:对父亲的恨与原谅,对母亲的保护欲和情绪继承,平常有情绪又克制,等等。
4、咨询目标:帮助来访者成长内心,修复安全感,完善人格(可能有胆小怕事、软弱、依赖、等等),工程比较大,可以从精神支持和放松切入。
【专业成长】
受过严重创伤的来访者内心如此痛苦,其实非常需要心理咨询的长程陪伴和帮助,精神障碍诊断又容易给来访者贴上标签,加剧其情感和认知上的压抑,这给心理咨询师带来了挑战,既要有职业精神的驱动去支持来访者,又要掌握好界限,利用协议界定好服务范畴是一个很好的提醒。
【咨询建议】
听过受督老师的两次个案了,都是挺有挑战性的,很佩服老师敢于面对,每天面对来访者的这么多负能量或者悲伤故事,希望老师能够保护好自己,在责任心和专业支持上,我们投入,在情绪上,有时要注意抽离和退守。希望后续还能听到这个个案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