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丝的茶香,榕城的坊巷

正月初二清晨,当惠来老宅院还浸在薄雾里时,我们就已经拜好了祖宗。乐乐在车后尾座上喊着"启航",睿睿打滚附和着。车轮碾过潮汕平原的晨光,导航显示距离泉州太子酒店还有三百多公里,一场跨越山海的岁启篇章之旅就此展开。

三小个带我们一路狂奔

第一幕:泉州,半城烟火半城仙

梧林村落的红砖厝在暮色中如琥珀般温润。我们一路穿梭在番仔楼间,沿着指路牌寻找着出路,乐乐跟睿睿一路数着红色灯笼,我们望着南洋华侨留下的花砖,据说"这是闽南人刻在墙上的家谱。"静觉得没啥好稀奇的,我们在一片红色的背景墙留下了一张张相片。

梧林,开启旅游的第一站!

次日清晨,我们租着电动车,一人载一娃,穿梭在大街小巷,想起了在乌镇也是类似场景。妈祖庙跟关岳庙的香火都已织成一层层白雾,庙里人流不息,挤都挤不进去,可见虔诚之人何其多,勉强将线香举过头顶,在清晨的阳光中画出十二道金线,烟丝带着新年愿望飘向远方。逢年过节,祈福焚香人之多,可见一斑。

当我们赶到开元寺时,由于到了闭寺时间而无法进入,想着当年去潮州时,也是同样因为过了时间错过,有些遗憾。据说里面有弘一法师纪念馆,本想一睹风采,却也算是遥不可及了。想一想,两次皆错过,也许都是缘分使然。

人山人海的关老爷庙

第三天驾车来到了泉州博物馆,期间绕多了几条道,还好最终还是如期而至,据说这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话说没有太大的惊艳感,倒是在书屋里,两娃似乎找到了快乐的源泉,翻着立体书本,看了个不亦乐乎,我们也正好休整休整,休息一番。

下一站是泉州提线木偶戏,剧场异常火爆,现场人山人海,里三圈,外三圈,还好静早早就预订了票,顺利找到座位,观赏了《小沙弥下山》、《钟馗醉酒》及《驯猴》等代表作。人言道:"木偶丝线牵着泉州人的三魂七魄",精湛技术,果然不假。

用手中线牵出万家灯火

第二幕:福州,古巷深处时光褶皱

转道福州的高速路上,一路飞驰而过,福建车道真心宽阔,路上车不多,开车倒也不累。入住酒店后,当晚就来到三坊七巷,一眼望去,马头墙已列队相迎,石板铺地,白墙瓦屋,灯光璀璨。外面下着小雨,挤进同利肉燕蒸汽氤氲中,好难得寻觅到一桌座位,吃点东西,抖抖身上的雨露。一路直行至爱心树下,已然围着一对对情侣,这是一个誓言的见证。

树下见誓言,谁是真心人。

雨还在下着,路边的我问静说,怎么没见到冰老先生的故居,有些遗憾。不料话刚说完,我们来到一个屋檐下躲雨时,抬头望去,门联俨然写着“冰心故居”跟“林觉民故居”,原来却只是一步之遥,想着要去达明美食街填饱肚子,却没想到饱腹之前还能先来个精神熏陶,神奇的很!小小宅院承载着文人风骨及精忠报国之精神,愿两位先生精神永存。

一座宅院,两位名人

走到对面的美食街,最终晚饭吃的是砂锅粥,味道蛮不错的,连吃几大碗。也喝到了静念念不忘的“唐沫茶兮”,人贼多,排了好久,还好抢到一个位置歇一歇。说实话,没有湖南的茶颜悦色好喝,可能是因为少加糖的缘故。那味道让我想起了十几年前在厦门鼓浪屿第一次喝的“张三疯奶茶”。

通明闪烁的一条街

次日早上,我们来到了西禅古寺,“八闽古刹”的牌匾透出历史的庄严,寺庙少了别处的那些商业化,心灵显得格外的宁静,这倒是有些意外。院里的荔枝还没成熟,据说这是"荔林佛国"的禅寺,有着千年的宋代古荔,也不知味道如何,不过作为岭南人,倒也不是很稀奇。

上下杭让我想起了乌镇的样子,同样是下着小雨,难道总要有些烟雨,才能显出江南的美吗?两侧青石板街道,三捷河畔,河水平静如镜,倒映着两岸的灯光与建筑,波光粼粼,宛如一条金色的绸带穿梭在古街之中。那天刚好是迎财神的日子,我们到的时候,桥上已有几个财神在表演,蛮有意思的,就停驻一会观赏片刻。当然作为网红打卡点,与财神爷碰碰手,也是必须的。

璀璨的灯光装点得格外迷人

落幕: 旅程终有归途时

在返程八小时车程中,两娃都睡着了,后座散落着脱线的木偶配件和《泉州木偶戏剧》绘本。清晨中的高速路像条发光的河,后视镜里渐远的红砖厝,与仪表盘上跳动的里程数,正编织成新的记忆。

榕城的气根垂进湿润的闽南土壤,木偶戏的丝线缠住孩子们的指尖,那些庙宇间的青烟、古厝斑驳的族训、手艺人皱纹里的故事,都化作悄然生长的文化基因,希望这次旅行能记住那一丝闽南人与物的烟火与浪漫。

2025年一切顺利,美好如愿!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