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平军连传捷报,曾国藩墨绖从戎!借《曾国藩》一书,述唐浩明笔下的曾国藩,左宗棠鉴贤,想请曾国藩出山,曾国藩却被太平军给吓到了?第十六讲,呈上!
书接上文,陈广缚为曾国藩找到了一块风水宝地,在讲了一通大道理之后,便直接洒然而去。
这曾国藩一瞅,广缚道人还真是分文不取,对这人是又敬又佩。
“广缚兄果然厉害!”
曾国藩不知道的是,陈广缚离开荷叶塘后,便直接找上了一个人,此人听完道士的话,笑盈盈地说。
“筠仙,对曾侍郎,我说的都是虚的,还得靠你去说些实在的,这样才保万无一失。”
原来这一切都是有预谋的。
郭嵩焘闻言,笑吟吟地点了点头。这郭嵩焘,便是左宗棠想到的人。

郭嵩焘(1818年—1891年)字筠仙,号云仙、筠轩,别号玉池山农、玉池老人,湖南湘阴城西人。晚清官员,湘军创建者之一,中国首位驻外使节。
再次相邀
几日过后,郭嵩焘亲自前往荷叶塘,邀请曾国藩出山帮办团练。
陈广缚果然又猜中了曾国藩的心思,虽然曾国藩相信了他的话,但因为以前在朝为官时受到的排挤轻视,让他对汉人当官的未来有了很严重的担忧。
再加上一路上见到太平军兵强马壮、气势汹汹,前段时间更是攻下了岳州城,所以曾国藩对于出山一事还是犹豫不决。
可就这时候,郭嵩焘到了,郭嵩焘最了解曾国藩的性格,左宗棠举荐他去说服曾国藩不是没有道理。

而郭嵩焘,的确是一个合格的说客。
古人最爱秉烛夜谈,郭嵩焘与曾国藩畅谈了一宿,终于打动了曾国藩。
曾国藩下定了决心,第二天一早,曾国藩来到母亲的遗像面前:
“儿子不能尽人子之孝,庐墓三年了,为酬君恩,为兴家族,已决定墨绖出山!”
犹当下同郭与李,手提两京还天子!在一帮人的左右劝说下,曾国藩终于放下了心中的芥蒂,登上了书生从戎的征程!

太平军捷报连连
当曾国藩打点好了一切,和康福几人前往长沙城的路途中,又一桩大事发生了。
武昌失守!
太平天国运动这把火,烧得越来越旺了,先是岳州,再是武昌,太平军一路攻下了那么多城镇,起义军数量也从金田起义的万余人,发展到现在的百万之众。
然而它并没有就此消停,也就在曾国藩行人从荷叶塘赶往长沙城这段时间里,太平军可没有闲着。
这把火烧过了九江、湖口、安庆、芜湖等沿江两岸重镇,最后停在了江宁!

说起江宁,可能大家还不算熟悉,但是说到江宁的旧称,大家应该就会有如雷贯耳的感觉了。
金陵!
复兴之地
现在我们称它为南京,光是与首都北京相对应的名字,就可以知道江宁的重要性了。当然,江宁的重要性远不止名头那么简单。
从古至今,屡屡中原被外族侵占,汉民族都会选择江宁作为休养生息之地,立志北伐,恢复中华。
近有民国,远有东晋、萧梁、刘宋,就连南宋无意北伐的宋高宗,也将行都定为江宁。
江宁,被视为汉族复兴之地。
所以,太平军轻而易举地攻克了江宁,对清朝来说,无异于噩梦!

下一讲,王都南定旧江宁,不上北京称天京!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稗官说史,用小说的形式将历史呈现给读者,激发读者深入了解我国悠悠数千年的历史史诗。关注我,查看往期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