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的天堂》是本单元的第三篇课文,不同于《古诗词三首》和《四季之美》中动静结合,以静为主的描写,本文中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处于一个平衡的状态,并最终归结于对于生命之美的礼赞,课文前半部以静态描写为主,描写的大榕树,枝繁叶茂,巨大到卧在水面,呈现了一种静态生命之美,课文后半部分以动态描写为主,描写群鸟,上下翻飞,声动林间,数量之多令人应接不暇,呈现一种动态的生命之美。无论动静都归于对于生命之美的震撼和礼赞。这种对于生命的美礼赞也是巴金文学作品的代表性风格。
对于学生而言,通过《古诗词三首》和《四季之美》的学习,他们对于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已经有了初步的理解,并掌握了想象画面,反复诵读的方法,如果说前两课仅仅是站在体会的角度上,自发性的用朗读表达感受,那么本课站在文学鉴赏的角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是凭借直觉,而是自觉的通过调整朗读中节奏和语气,用朗读表达出自己体会到的动静描写的妙处,这无疑是一种更高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