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前,男人住在巴黎,还只是个初出茅庐的小作家。一位女读者给他写信,诉说了自己的喜爱之情,作家回信表示感谢。
想不到没过多久,女人又写来一封信,她说自己途经巴黎,希望和作家见面聊聊。她问作家是否愿意一起共进午餐,请她到福约特餐厅随便吃点什么。
作家心里打鼓,福约特是法国议员常去的餐厅,那里远远超出他的经济实力。但想到信中恭维的话,年轻作家还是没忍心对女人说“不”。
他揣着仅有的80个法郎,打算花15个法郎吃顿便餐,剩下的钱还够他支撑到月底。
女人没有想象中年轻,她大概有40岁,长得虽然算不上漂亮,但是很善谈,对作家也很了解。
拿到菜单时作家吓了一跳,价格远比预料中要贵许多。但女人的话让他安心不少,她说,“我中午从来不吃什么。”
“哦,可别这么说!”作家慷慨大方地回答。
“除非这里有鲑鱼,如果有这道菜,或许我可以吃点。”女人说。
侍者在一旁愉快地回答:“有,我们刚进了一条头等鲑鱼,这还是今年进的第一批货。”
作家知道鲑鱼价格不菲,但他还是给女人点了一条。囊中羞涩的他,默默给自己挑了一份最便宜的羊排。紧接着,就出现了饮料问题。
女人说:“我午餐从来不喝酒。”
“我也是。”作家迫不及待补了一句。
“除了香槟,我的医生禁止我喝其他酒。”女人露出一口白牙,对作家殷勤地笑。
作家的脸色有点苍白,但他还是给女人叫了半瓶香槟,然后给自己要了一杯水。
当羊排端上来时,女人严肃地说:“看得出来你中午习惯吃很多,这对身体不好,你应该学我只吃一道菜。”作家听后没说什么。
女人继续说:“我中午吃一点就再也吃不下什么了,除非那种大龙须菜。如果来巴黎不尝尝这个,那可真是太遗憾了。”
作家心里一沉,他知道那东西贵得要命,但还是硬撑着问侍者:“你们有龙须菜吗?”
一个快乐的笑容掠过侍者的大脸,“有,而且是非常好、非常嫩的龙须菜。”
作家点了一份,女人问:“你不要吗?”
“不要,我从来不吃龙须菜。”
龙须菜香味扑鼻,可作家完全没了吃饭的心思。因为现在已经不是可以剩几个钱过日子的问题,而是他是否有足够的钱拿来付账。
吃完饭后,女人心满意足,“我中午不吃饭,至多只吃一道菜。一个人吃饭的时候,一定要只吃八分饱,我这也是在劝你。”
“说得是,我一定听从你的劝告。”
接着,可怕的事发生了。当侍者挎着一篮桃子走来时,女人漫不经心地顺手拿了一个。
“我中午只吃了一道菜,所以还可以享受个桃子。”作家欲哭无泪,此时还没到桃子上市的季节,天知道它多少钱一个。
账单来了,一共77个法郎。作家付完钱后,只剩下3个法郎给侍者作为一次不太像样的小费。
女人出门后,快乐地跳上马车,挥手道别时说:“学我的样子,午餐千万只吃一道菜。”
“我会做得比你还好,今天晚饭我什么也不用吃了。”作家大声回答。
女人哈哈大笑,说着“你可真幽默”,逐渐消失在作家的视野中。
距离那顿午餐已经过去二十年,但此刻看着面前的女人,作家一点都不生气了。
他觉得自己终于复了仇,因为现在她的体重是300磅。
这是来自毛姆的小说《午餐》,故事讲述了一名尚未成名的年轻作家因经不起恭维,只好打肿脸充胖子,请他的读者吃午餐的故事。
女人看似高雅善谈,实际内心虚荣又贪婪。她牢牢抓住了年轻作家的“软肋”,深知他不好意思拒绝,便不停在午餐中加大筹码,满足自己的贪婪和欲望。
作家不懂得拒绝,在“绅士礼节”的捆绑下,一步步被对方套牢,最后不仅花掉了积蓄,还让自己接下来的生活捉襟见肘。
其实,这两位主人公在现实生活中,也是很多人的真实写照。一旦碰上索求无度的人,最好的方式就是“放下面子,及时止损”。
成年人最大的体面,就是学会拒绝,做自己能力范围内的事。让别人的贪欲捆绑住自己,实在不是明智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