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感想
最近几天,春节放假在家。
今天跟堂妹一家闲聊,有一点感慨。堂妹91年的,大专毕业,当初学的护士专业;毕业兜兜转转干了几份工作,年前把工作辞了,现在在家。此为背景。
聊了一下午,有一些想法:
1、穷人补贴富人。堂妹父母,一辈子积蓄40万左右,都存在邮储银行,每年存款利率4%。我听到这些,真是痛心疾首啊。首先,我们国家的通货膨胀十分严重,每年货币贬值,至少都在10%;因此,他们一辈子的辛苦钱,每天都在减少,这就是穷人在补贴富人。每年才4%,他们存了四五年了,当初的四十万,到现在还是四十万吗?现在写到这里,我心里仍然十分遗憾。一辈子打工,辛辛苦苦,攒这点钱非常不容易,但就是因为缺少理财观念,活生生的被剥削。
另外,4%的收益,怎么会这么低呢?随便买一个货币理财基金,一年期的收益都超过5%了啊。原因是,没有文化,不知道怎么买理财,手机也只懂最基本的功能,不懂手机银行。银行柜员怎么说就怎么做,利率说多少就是多少。在我看来,这就是任人宰割。
2、知识就是力量。我刚才说的这个悲剧,根本原因就在于缺少理财知识。他们不够勤奋吗?显然不是,农村能拿出40万现金的,绝对属于凤毛麟角,佼佼者。但是他们对于通货膨胀的认识,对于如何保护自己的财富,显然没有及格。人和人的最大的差异,就在于思想观念。这个社会,虽然掩盖着温情的面纱,但本质上还是丛林法则:强势的欺负弱势的;段位高的碾压段位低的。我们不欺负别人,但也绝不能被人欺负。怎么办?用知识武装自己,把吃喝玩乐的劲头用在学习知识上,知识武装到牙齿。这样,你才可以轻易识破包裹着糖衣的骗局,才能在时代的大潮中勇立潮头。谁说知识无用?这就是例子。
3、父母的眼界,决定了孩子的起点。2009年,堂妹高中毕业,上大学选择专业。记得那会问过我,我那会自己还是一个傻X,没有办法给出靠谱的建议,我都忘了自己当初都说了什么了;她父母觉得当护士比较稳定,选了这个专业。结果呢,毕业几年,兜兜转转,换了几份工作了。完全谈不上有什么职业规划可言,跟普通的打工,没有什么区别。后来,她遇到个不错的机会,创业公司,她干得也非常好,老板打算让她入股留下来,但是她妈怎么都不同意,觉得会耽误找男朋友。哎,现在回想起来,满是遗憾,但有什么用呢。父母的眼界,绝对会影响孩子一辈子。人的一辈子,关键的,也就那么几步。怎么选择,真考水平。
4、做事业,而不是打工。堂妹的父母,打工一辈子。什么叫打工呢,居无定所,没有积累。我们一定要从打工的枷锁中挣脱出来,追求事业。怎么理解?最根本的一点,要有积累性。今天的工作,是为了明天做准备;今年的工作,给明年打下了基础。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越来越轻松,才能摆脱一直出卖体力,手停口停的状态。四十岁还在和刚毕业的小年轻竞争同样的岗位,这是最悲哀的事情。
路漫漫,一路聊下来,我深感压力大。但好在她还年轻,28岁,还有机会。选准方向,拼命干,虽然很难,但未来未必会很差。加油干吧。